距离云都来人的日子越来越近,近来镇上的动静越发扎眼,有衙役公然拿着画像抓人。
暗处的人许是按捺不住了
张二娘趁着午夜,上山给他们送吃得,忍不住压低声音抱怨。
“巴掌大的村子,村口、路口全堵着,出去买粮食都要被盘问好久、问家里几口人。”
吹笙接过饼子扯了一半递给于竹。
她抬眼时眼神沉静:“是不是附近几个村子,都这样?”
张二娘叹了口气,说道:“大差不差,每个进村的人都是要搜查的。”
吹笙垂首时,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膝头的粗布。
她问道:“二娘,还有一事想问,进来府衙的人都守在村里水井旁。”
张二娘缓过神,一拍脑袋,说道:
“还真是,不过近日没有守着了,外面还运来好些柏油和松明子。”
她揉了揉脑袋:“问起来,说是发给村里引火用的.......这日子咋还越过越好咧!”
这话落时,吹笙脸上的平和骤然褪去,眼底像蒙了层霜。
“二娘。”吹笙声音压得低而沉,“恐怕不是好处,是为了你们的命来。”
这话如同巨石砸进平静的水面。
张二娘嘴唇哆嗦着,好半晌才发出声音。
“你、你们到底是啥人?这是连累我们村,我、我得把你们交给官府。”
村里往上数三代,都是一个祠堂的,她决不能做罪人。
吹笙没急着辩解,先伸手牵过于竹的手,
“我本名叫陆吹笙,现任内阁大学士。”她侧头看了眼身旁的于竹,“这位是我的夫郎、”
“内、内阁大学士?”
张二娘脑子里嗡嗡的,她不知晓是多大的官,但是陆吹笙这个名字却是如雷贯耳。
那是救了江南半片天的好官。
当时张二娘村里也被淹了,她差点跳了村口的河。
后来说是要修水渠,不是徭役,是实打实给工钱。
水渠六年才完工,她如今夫郎孩子都有了。
可以说养活了许多人,张二娘也是其中一个。
“你、你就是修水渠的那个大人。”张二娘指尖抖得更凶,话都说不连贯。
“是我。”吹笙点点头。
她的语气沉了几分:“如今确是不能再拖了,守着水井恐怕是想下药,柏油和松明子怕是用来烧山的。”
说着,指尖沾着茶水在桌面比划。
周边的几个渔村,面朝大江,背后就是几座大山屏障,真起火了,前后都是绝路。
茶水在桌上晕开浅痕,外的风裹着树叶哗哗响。
豆大的灯芯被吹得晃了晃,把吹笙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就算你把我交出去,如今她们也会永绝后患。”
张二娘色瞬间褪得惨白,嘴唇颤抖,“那、那怎么办?咱村几十口人,总不能等着被烧啊。”
吹笙能通过木窗看见,昏黄月色一望无际的黑松林,要是被点燃,定会以燎原之势蔓延。
“二娘,我能信你吗?”她收回目光,声音裹着外面的风声。
张二娘咬了咬发颤的嘴唇,用力点点头。
“能、能的。”
吹笙说道:“告诉你们里正,陛下的近卫这几日应该要到了。”
“是。”张二娘实在不敢耽搁,路上还绊了一跤,下山直接就去了里正家。
她德高望重,还读过书,拿得定主意。
大半夜被人吵醒,里正摸着黑起来,看见是张二娘,皱着眉:“二娘,有什么事情,天亮再说。”
“大事,大事,等不得。”张二娘哭丧着脸,连把里正拉到一个隐谧的角落。
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低声把一切事情都告诉她。
夜色昏暗,张二娘一盏油灯都不敢点,,模糊看见里正颤抖的老躯,抖得像是风中的蜡烛。
“这、这、只能这么办。”里正想不到半截入土的人,还能被卷进这样的党派之争。
她对那位陆大人的身份更有实感,小心翼翼地说:“那位确认让你传话给我?”
得到张二娘的点头,里正沉默一瞬,叹息:“没得选了。”
“只能听陆大人的话,这是唯一的活路。”
她心里跟明镜似的。
若是把陆大人交出去,等待她们村的结局只有灭口,就算侥幸留下一条命,日后也会被帝王清算。
只能搏一把,若是成了,百年之后县志上还要记上一笔。
“不能等到天亮,我立马去和其他村商量。”里正年过半百,身体还算硬朗,“你与我一道。”
“我?”张二娘指了指自己。
里正幽幽地说:“活了,你是功臣,死了,你就是村里的罪人。”
青岚郡今日如此大的动静,原是因为那位陆大人。
找不到人,离江最近的便是她们村,那些大官总会把目光落到这,如何都逃不过。
这锅无论如何都躲不掉。
一晚过去,里正杀了自家的羊扔到水井中。
周围三个村子共用一口井,如今却要去更远的大江中取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