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的青石板被傅景深用力推开时,一股混着泥土潮气的冷风扑面而来,卷着淡淡的檀香——那是苏母当年最爱的香薰味道,十年过去,竟还残留在地窖里。
苏晚攥着傅景深的手腕,指尖因为紧张微微泛白。手机手电筒的光刺破黑暗,照见地窖口架着的木梯,梯级上积着薄灰,却没有腐朽的痕迹,显然母亲当年经常打理。
“我先下去探探。”傅景深按住她的肩膀,自己先跨进地窖口,脚踩在木梯上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他往下走了两步,回头对苏晚伸手:“下来吧,梯子稳。”
苏晚咬着唇,把手机塞进兜里,双手紧紧抓着梯级往下爬。刚爬了一半,脚下突然打滑,傅景深眼疾手快,伸手揽住她的腰,稳稳把她抱在怀里。
“小心点。”他的声音在黑暗里格外低沉,带着温热的气息拂过苏晚的耳尖,“有我在,别慌。”
苏晚埋在他怀里,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心里的慌意瞬间散了大半。她点点头,从他怀里下来,打开手机手电筒,往地窖深处照去——这是个约莫十平米的空间,四壁砌着青砖,角落里堆着几个木箱,正中央摆着一个半人高的铁柜,柜门上刻着熟悉的星星图案,那是星芒实验室的标志!
“是妈妈的保险柜!”苏晚激动地往前走了两步,手指抚上铁柜的星星图案,指尖能摸到母亲当年刻下的纹路,“我小时候见过妈妈画这个标志,她说这是星芒的‘守护星’。”
傅景深走到她身边,看着铁柜:“锁孔在哪?需要钥匙吗?”
苏晚蹲下身,在铁柜底部摸了摸,摸到一个隐藏的凹槽,里面嵌着个小小的星型锁孔:“妈妈在录音里说过,‘星星锁要顺着光的方向转’。”她拿起手机,让手电筒的光对准锁孔,指尖捏住星型旋钮,慢慢往顺时针方向转。
“咔嗒——”
清脆的响声在安静的地窖里格外清晰,铁柜的门缓缓弹开。
苏晚深吸一口气,伸手拉开柜门——里面铺着暗红色的丝绒,最上面放着一个牛皮纸文件夹,封面上是母亲娟秀的字迹:“星芒核心配方——苏岚亲录”。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苏晚的声音带着哽咽,伸手拿出文件夹,手指因为激动微微颤抖。她翻开第一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配方参数,从原料比例到催化温度,每一个数字都标注得格外详细,甚至在旁边写着“注意:低温酶需冷藏保存,超过48小时活性会下降”的小字。
傅景深凑过来看,目光落在“罕见遗传病治愈药物完整配方”的标题上,眼里满是惊喜:“这就是阿姨当年没完成的配方?你之前研发时卡在的‘基因靶向修饰’步骤,这里写着‘加入0.5%的γ-氨基丁酸,可提升靶向精度至98%’!”
苏晚猛地抬头,眼里闪着泪光:“就是这个!我之前试了十几种辅料,都没达到预期效果,妈妈早就想到了!”她翻到下一页,看到母亲手绘的分子结构图,旁边用红笔标注着“此结构需与傅氏医疗的‘蛋白载体技术’结合,效果最佳”——傅氏医疗的蛋白载体技术,正是傅母当年主导研发的!
“你看这里!”苏晚指着红笔标注,声音都在发颤,“妈妈提到了傅伯母的技术,她们当年是不是就想合作?”
傅景深的心里也泛起一阵暖意,他伸手擦去苏晚脸上的眼泪:“应该是。阿姨和我妈妈是好友,她们早就想一起做能帮到患者的事,现在我们帮她们完成,算不算命中注定?”
苏晚看着他,突然笑了,眼泪却掉得更凶:“算!肯定算!”她想起小时候,母亲经常抱着她坐在老宅的桂花树下,说“晚晚以后会遇到一个能陪你走一辈子的人,他会懂你,也懂妈妈的星芒”——原来母亲早就预言了她和傅景深的相遇。
她继续翻看文件夹,在最后一页发现了一本蓝色封皮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星芒研发日志·苏岚”。苏晚翻开笔记本,里面记录着母亲从创立星芒到车祸前的研发历程,每一页都写得满满当当,偶尔还夹着几张泛黄的便签。
其中一张便签上,是母亲写给自己的话:“晚晚今天问我‘妈妈为什么总在实验室’,我跟她说‘妈妈在做能让大家健康的药’,她似懂非懂地点头,还说要帮我递试管。我的晚晚,以后一定要成为比妈妈更厉害的人。”
苏晚的手指抚过便签上的字迹,眼泪滴在纸上,晕开小小的墨痕:“妈妈……”
傅景深轻轻抱住她,拍着她的背安抚:“阿姨看到你现在的样子,肯定很骄傲。你不仅继承了她的配方,还把星芒做得越来越好。”
苏晚靠在他怀里,平复了好一会儿,才擦干眼泪,继续翻看日志。翻到2014年5月的那一页(母亲车祸前一个月),里面写着:“傅敏(傅母)今天来实验室,说她的蛋白载体技术有了新突破,我们约定下个月一起优化配方……希望能赶在‘那个人’动手前,把配方藏好,晚晚还小,不能让她卷进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