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电波战争在空气中激烈碰撞。日军的通信开始变得断断续续,充满杂音,甚至完全中断,其指挥效率大打折扣。
密支那城北,日军第18师团临时指挥部。
炮弹如同雨点般落下,猛烈的爆炸让整栋大楼剧烈摇晃,砖石簌簌落下,电灯忽明忽暗。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脸色铁青,指挥部里一片狼藉,参谋们抱着头躲避着爆炸的冲击波,通讯兵徒劳地试图与前沿部队恢复联系,但耳机里只有一片刺耳的沙沙声。 “八嘎!支那军的炮火怎么会这么准?!我们的炮兵呢?为什么还不反击?!”田中中将愤怒地咆哮着。 “师团长阁下!支那军使用了强烈的电波干扰!命令无法有效传达!而且…而且我们刚准备开火的炮兵阵地,就遭到了支那军恐怖的火力覆盖!损失惨重!” “什么?!”田中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方仿佛完全掌握了他的一举一动。这种被动挨打、通讯中断、指挥失灵的局面,是他从军以来从未遇到过的。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他的心头。
就在正面步兵激烈鏖战、炮兵怒吼、电波厮杀的同时,第七军军长楚南河和实际负责装甲部队训练指挥的韩晓征,正站在一辆M3半履带指挥车上,用无线电催促着他们的钢铁洪流。 “装甲一师周胜!你的先头团到哪里了?速度太慢!新38师已经和鬼子接上火了!你们必须尽快从西侧打开突破口!” “军座放心!我已经看到密支那的屋顶了!小日本的薄皮坦克不够看!第一装甲营,跟我上!碾碎他们!”无线电里传来周胜师长粗犷豪迈的声音。
公路上,庞大的装甲纵队轰鸣前行。M4“谢尔曼”中型坦克打头,M5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在两翼游弋,后面紧跟着搭载着装甲步兵的M3半履带车,以及自行火炮、维修车辆、加油车组成的漫长队伍。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金属的履带碾压着大地,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巨响,彰显着无可阻挡的力量。这支强大的装甲生力军,正按照李锦的部署,快速投向战场,即将成为压垮密支那日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白天的激烈战斗逐渐平息,但夜色并未带来宁静。零星的枪声和爆炸声依旧不时响起,探照灯的光柱在夜空中交叉扫视,预示着更残酷的战斗可能在黎明到来。
机场方向,特战旅敌后破坏团的几个精锐小组,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利用夜色的掩护,再次悄无声息地渗入城区。他们的目标是进一步确认重要目标,布置诡雷,袭扰日军哨兵,制造混乱。
火车站附近,一队黑影匍匐前进。 “组长,看,两点钟方向,那个大型仓库旁边,有履带印迹,还有油味。白天肯定有铁王八躲在这里。” “嗯,标记下来。通知旅部,建议明日优先炮火准备该区域。我们在前面那个岔路口给他们留点‘礼物’。” 几名队员熟练地利用阴影靠近路口,用工兵铲快速挖掘,将几枚美制M2反坦克地雷埋设下去,小心地做好伪装……
与此同时,集团军政治部情报总局下属的敌工部和民众动员部也没闲着。通过当地华侨和克钦族游击队的帮助,宣传单被偷偷塞进城区,谣言在日军士兵和当地被强征的民夫中悄悄流传——“盟军大军已到,密支那即将被包围”、“抵抗只有死路一条”。虽然效果无法立刻体现,但这种心理上的侵蚀,却在潜移默化地瓦解着日军的士气。
第一集团军总指挥部,灯火通明,李锦并未休息。他听着参谋长陈瑜和各位处长汇报一天的战果和损失。 “今日作战,我军顺利达成初步战役目标,三面合围之势已成。毙伤日军预计超过一千五百人,摧毁火炮十余门,坦克装甲车数辆。我军伤亡约四百余人,损失坦克两辆(均因触雷),代价在预计范围内。” “空运持续进行,105师主力正陆续抵达机场。周胜的装甲先锋已抵达西郊,明日可投入攻城作战。” “电子侦听表明,日军指挥系统陷入混乱,田中新一多次严令各部死守,但下属部队求援、抱怨弹药匮乏、通信困难的电文显着增多。”
李锦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拿起蓝色铅笔,在西、南、东三个方向的箭头上又用力向前划了一截,几乎将整个密支那城区完全包裹。 “很好。日军已是困兽,但其第18师团素称精锐,田中新一也是个顽固的家伙,巷战必然惨烈。”他的手指重点敲了敲火车站和城北殖民署大楼区域,“告诉孙立人、梁卫国、周胜,还有江枫!明日拂晓,发动总攻!重点争夺火车站,向城北敌指挥中心猛插!炮兵继续给予最大限度支援!我要在三天内,看到我的旗帜插上密支那的制高点!”
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指挥部内的所有军官都屏息凝神,他们知道,总司令的决心已下,密支那的最终决战,即将拉开序幕。这座战略重镇的解放,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