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轻村民的话音里带着颤,显然对这种阴森的地方有种天然的畏惧。
村里关于这旧炭山洞的传闻不少,都说早年间烧炭的时候出了事,晚上能听到里面有哭声。
顾大石也皱着眉,凑近了些:“之韵,这地方邪性,咱们还是换个地方吧。”
程之韵却像是没听见,她用脚踢开洞口的碎石和杂草,径直走了进去。
山洞里一股霉味和土腥气扑面而来,光线很暗,只有洞口透进来的一点光,能勉强看清里面的轮廓。
里面比外面想象的要大,山洞壁被熏得漆黑,地上积着一层厚厚的潮湿尘土。
“怕什么。”程之韵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带着回音,显得有些空旷。
“青天白日的,能有什么鬼?就算有,看到我们这么多人,也该他怕我们才对。”
她这话说得半点不客气,反而让外面几个心里发毛的年轻小伙子觉得有些好笑,紧张感顿时消散了不少。
顾文珏跟在她身后,也走了进去,很自然地站在了能护住她的位置。
顾大石见状,也只好硬着头皮跟了进来。“之韵啊,你到底要在这里做什么?”
程之…韵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过身,眼睛在黑暗中亮得惊人。“种东西。”
“种东西?”顾大石愣住了,“在这里?这黑漆漆的,连根草都长不出来,能种什么?”
“谁说种东西一定要有光,一定要在土里?”
程之韵从怀里掏出一小块之前在路上捡的,已经长了些野生木耳的朽木。“村长你看,这是什么?”
“木娥嘛,山里多的是。”
“那它长在哪里?”程之韵又问。
“长在烂木头上啊。”顾大石下意识地回答,随即猛地反应过来,他瞪大了眼睛,指着这黑漆漆的山洞,“你……你的意思是,我们在这里……种木娥?”
在所有村民的认知里,木娥,香菇这些东西,都是山上的恩赐,是淋了雨,受了潮,自己从烂木头上长出来的。
哪里听过,这东西还能像种庄稼一样,是人能种出来的?
“不止木娥,还有香菇,各种菌子。”程之韵的语气里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这些东西,喜欢的就是这种阴暗,潮湿,不透风的地方。这里简直就是为它们量身定做的宝地。”
如果说,冬日里种出青菜黄瓜,是挑战了他们的认知。
那么,在山洞里种出菌菇,就是彻底颠覆了他们的世界观。
“这……这真的能成?”一个村民颤声问道。
“为什么不成?”程之…韵反问,“你们只知道它是从木头上长出来的,却不知道,我们可以给它准备好它喜欢的‘木头’,控制好它喜欢的温度和湿度,让它一年四季都为我们长个不停!”
她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黑漆漆的石壁上,长满一簇簇肥厚香菇和木娥的景象。
“而且…”她话锋一转,看向顾大石,“村长,你想想,我们正在建的猪圈,猪粪发酵是不是会产生热量?”
顾大石点点头,这个他懂,粪堆捂着是会发热的。
“这炭山洞冬天阴冷,菌菇长得慢。但如果我们把猪粪发酵产生的热气,通过管道引到这里来,是不是就能让这里面一直保持温暖?”
程之韵的声音在空旷的山洞里回荡,每一个字都敲在村民们的心上。
猪圈的粪污,不但能变成肥料,还能给山洞供暖?
这……这是什么神仙想法!
一个完整的,他们从未想象过的生态循环链,在程之韵的描述下,清晰地展现在了他们眼前。
养猪,猪粪尿分离,干粪发酵产热,供给菌菇房;粪水混合草木灰,变成最好的有机肥,滋养暖棚里的蔬菜和外面的田地。
蔬菜、菌菇卖钱,再扩大养猪规模。
环环相扣,生生不息!
顾大石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看着程之韵,那眼神,已经不是在看一个普通的女子,而是在看一个能点石成金的活神仙!
他猛地一拍大腿,声音洪亮。“之韵,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别说这洞里有鬼,就算有龙,我也给你把它盘起来!”
“对!”
“之韵妹子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村民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之前的恐惧和疑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和信任。
当天下午,整个洛水村的劳动力都被调动了起来。
妇人们负责去林子里拾捡各种干燥的木柴和枯枝,年轻力壮的汉子们则开始清理炭山洞。
积年的尘土被一筐筐地清运出来,杂草被拔除,山洞的通风口被重新修葺,只留下几个必要的小口,方便控制空气流通。
程之韵则带着几个人,去了村里的木匠和豆腐坊。
木匠家刨木头剩下的木屑,豆腐坊做豆腐剩下的豆渣,这些在平时都是没什么大用的废料,此刻却都成了程之韵眼里的宝贝。
她让村民们用牛车,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地全都拉回了顾家大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