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气氛庄重。
那名被称为张县丞的官员,约莫四十出头,面容清癯,蓄着打理得一丝不苟的长髯,整个人透着一股文官特有的审慎。
他没有立刻发问,只是端着茶碗,用碗盖不紧不慢地撇着浮沫,视线在程之韵和顾文珏身上来回打量。
这种无声的压迫,比大声喝问更让人心头发紧。
顾文珏上前一步,微微躬身,不卑不亢:“草民顾文珏,携拙荆程氏,拜见县丞大人。”
张县丞“嗯”了一声,将茶碗放到桌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不必多礼。”他的声音平缓,听不出喜怒,“本官听闻,你们在洛水村建了十座暖棚,能在寒冬腊月里种出鲜蔬,可有此事?”
“回大人,确有此事。”顾文珏回答得滴水不漏。
“哦?”张县丞的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倒是个奇闻。本官倒是好奇,这暖棚是何构造?又是如何能让青菜在冬天生长的?你们,可有图纸?”
程之韵心头一跳。
这问话的顺序,和他们昨晚预想的一模一样,先问事,再问构造,最后直奔核心——图纸。
顾文珏神色不变,正要开口,程之韵却抢先一步,将手里的小竹篮提了上来。
“大人,草民夫妇口拙,怕是说不清楚。这暖棚里究竟能种出什么,不如请大人亲眼一见,亲口一尝。”
她说着,揭开盖在篮子上的粗布,露出了里面鲜亮欲滴的物事。
一小捧红彤彤的樱桃番茄,个个饱满圆润。
这樱桃番茄是后来种的,熟得很快。
旁边,还用干净的帕子裹着两个金黄的橘子,香气若有似无地飘散出来。
张县丞的动作停住了。
他本以为所谓的冬日鲜蔬,不过是些寻常的青菜萝卜,能活着就已是了不得。
可眼前这篮子里红得发亮的小果子,他竟是从未见过。
还有那橘子,他出身江南,对橘子再熟悉不过,可这般品相,这般香气的,也是生平仅见。
“这是何物?”他指着那樱桃番茄。
“回大人,此物名为珍珠果,也是暖棚里种出来的。”程之韵拿起一颗,双手奉上,“酸甜爽口,最是开胃。”
一名侍立在旁的衙役上前,接过那颗珍珠果,先是用银针试了试,确认无毒后,才呈给张县丞。
张县丞捏着那颗小小的果子,打量了半晌,才半信半疑地放入口中。
他本以为会是寻常果子的酸涩,可牙齿轻轻咬破果皮的瞬间,一股清甜的汁水猛地在口腔中爆开。
那味道,酸中带甜,甜而不腻,带着一股阳光般的气息,瞬间冲散了冬日的寒意和官署的沉闷。
他咀嚼的动作,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一颗下肚,唇齿留香,意犹未尽。
张县丞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除了审慎之外的表情,那是一种纯粹的惊讶和享受。
“好!好个珍珠果!”他忍不住赞叹,又看向那两个橘子。
程之韵会意,亲手剥开一个橘子,顿时,一股更为霸道的甜香弥漫了整个二堂。
她将一瓣金黄剔透的橘肉递了过去。
张县丞再次尝了一口。
这一次,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橘肉入口即化,没有一丝一毫的酸味,只有纯粹到极致的甘甜,仿佛将一整个夏天的阳光都浓缩在了里面。
吃完这一瓣,他甚至没顾上官仪,自己伸手又拿了一瓣。
一连吃了三瓣,他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看着程之韵和顾文珏,神情已经彻底变了。
“此等佳果,便是供给府城的贡品,也不过如此了。”张县丞放下橘子,沉声说道,“你们的暖棚,竟能种出这等神物?”
“全赖大人治下风调雨顺,我等小民才能有此侥幸。”顾文珏适时地接话,姿态放得极低。
张县丞捋了捋胡须,显然对这记不轻不重的马屁很是受用。
他重新坐正了身体,面上的享受之色收敛,又恢复了官威。
“你们种植冬日鲜蔬,有功于民生,本官自当有赏。”他话锋一转,“这样吧,本官赏你们五十两银子。你们将这暖棚的建造之法,连同这珍珠果和金蜜橘的种植诀窍,都写下来,呈给本官。本官会将此法推行全县,让所有百姓都能在冬天吃上鲜菜,此乃大功一件,将来论功行赏,也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五十两,买断所有。
这算盘打得,真是又响又亮。
程之韵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一副为难的神色。
“大人……”她刚开口,就被顾文珏用眼神制止了。
顾文珏上前一步,拱手道:“多谢大人赏识。只是……这暖棚建造,并非一张图纸就能说清。其中涉及土质,采光,温度,通风,乃至不同蔬果的不同习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夫妇二人也是摸索了许久,毁了无数菜苗,才侥幸成功。”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草民担心,若是只凭一张图纸,其他乡亲冒然建造,恐怕不但种不出东西,反而要白白耗费血汗钱。届时,非但不能为大人分忧,反而会辜负了大人的一片爱民之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