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之韵的心念在那两个闪着金光的字上停留了片刻,毫不迟疑地点了下去。
【加工坊】的界面,在她脑海里缓缓展开。
不同于商城的琳琅满目,这里显得简单而专注。界面被清晰地分成了几大类:【粮食加工】、【果蔬加工】、【药材加工】、【特殊加工】。
目前,只有【果蔬加工】的标签是亮着的。
程之韵的意念点进去,一个新的列表弹了出来,而排在最顶端的,赫然就是【沙地凉薯】的条目。
点开条目,下面罗列着几张灰色的图纸,只有第一张是亮的。
【商品名称:凉薯淀粉初级提炼图纸】
【介绍:一份详尽的图纸,包含将凉薯加工为精制淀粉的全套流程与技巧,成品洁白细腻,易于储存,可作为优质食材或工业原料。】
【兑换价格:200积分。】
二百积分。
价格不菲,但程之韵的眼睛却亮了起来。
淀粉!
这玩意儿可比新鲜凉薯金贵多了,而且还好存放。晒干之后密封起来,放个一年半载都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堆土疙瘩变成一袋袋精白的粉末,谁还能认出它的原材料是什么?
这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
【叮!兑换成功,消耗积分200点。】
【当前积分余额:300。】
随着积分扣除,那份图纸化作一道信息流,瞬间涌入了她的脑海。从凉薯的清洗、去皮、粉碎,到浆水的过滤、沉淀、晾晒,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无比,仿佛她已经亲手做过千百遍。
程之韵压下心头的激动,退出了系统,睁开了眼睛。
屋外的院子里,林颂宜正发愁地看着那堆成小山的凉薯,顾文珏则拿着一个,在手里抛了抛,眉头微蹙。
“这么多,确实是个麻烦。”林颂宜叹了口气,“就算送些给村里人,也还剩下大半,眼看着天越来越冷,怕是放不了几天就要冻坏了。”
“我有办法。”
程之韵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她推开门,走到了院子里。
一家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什么办法?”顾文珏问。
“把它换个样子存起来。”程之韵走到那堆凉薯前,捡起一个,在手里掂了掂,“我以前在家里的古籍上看过一种法子,能把这种块茎里的精华提出来,做成一种雪花粉。那粉末晒干了,能放很久,而且还能做成糕点,或者勾芡用,比面粉精贵。”
又是古籍。
这个借口已经用过好几次了,但却是目前最无法证伪,也最有效的说辞。
林颂宜半信半疑:“真有这种法子?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有些偏门的杂记,嫂子没看过也正常。”程之韵脸不红心不跳地胡诌着,“反正放着也是坏,不如试试。”
顾文珏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有追问那本“古籍”的来历,只是干脆地点了点头。“怎么做?”
“先把它弄碎,越碎越好。”程之韵将脑海里的图纸流程,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然后用干净的布包着,放到水里去揉搓,把里面的浆水都洗出来。剩下的就是等。”
这个法子听起来简单粗暴,但似乎又有些道理。
一家人不再迟疑,立刻行动起来。
顾文珏力气大,他找来一块厚实的木板和一把木槌,负责将洗干净的凉薯砸成碎块。赵七和顾南舟则负责把砸碎的凉薯用石磨磨得更细,变成黏糊糊的蓉。
程之韵和林颂宜则准备了好几个大木盆和干净的粗麻布,负责最关键的过滤步骤。
顾明珠年纪小,帮不上大忙,就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给埋头苦干的家人们递水喝。
木槌砸击的闷响,石磨转动的“吱呀”声,混合着孩子们的笑闹声,让这个小小的农家院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程之韵将一包凉薯蓉浸入清水中,学着记忆里的手法,用力揉搓。乳白色的浆水立刻从麻布的缝隙中渗出,将一盆清水染得浑浊。
反复几次,直到盆里的水变得浓稠,她才将那盆浆水小心翼翼地端到一边,静置沉淀。
一家人从中午一直忙活到深夜,院子里的凉薯山才总算消失了一半。而屋檐下,则整整齐齐地摆了十几盆乳白色的浆水。
第二天清晨,程之韵第一个醒来。
她走到那些木盆前,小心翼翼地将上层清亮的黄色液体滗掉,盆底,一层厚厚的、雪白细腻的沉淀物,露了出来。
那就是淀粉。
“天呐……”
随后赶来的林颂宜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
她出身官宦世家,见识不凡。眼前这东西,比她以前在京城见过的最上等的藕粉还要洁白细腻。
她伸出手指,轻轻捻起一点,放在指尖揉搓,那顺滑的触感,让她确定,这绝对是好东西。“之韵,你这法子……简直是点石成金!”
程之韵笑了笑,将那些湿淀粉挖出来,摊在干净的木板上,放到太阳底下晾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