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贵把炭笔往棉袄里又拢了拢,盯着药田的目光比月光还亮——这是英子姐托付的第一桩大事,守好试种的九叶肺草苗。
本子上的叶脉纹路已经画满三页,每一笔都跟着叶片的轮廓走,像在给小草量骨头。
后半夜的风突然打了个旋儿,阿贵揉着发涩的眼皮正要打盹,忽见药田中央腾起一团幽光,像把萤火虫揉碎了撒进去。
他猛地直起腰,膝盖撞在草棚木柱上也不觉得疼——那些叶片竟在无风自动,每一片都抖着细碎的光,像是裹了层会呼吸的青纱。
“邪......邪乎!“阿贵的牙齿磕出响,连滚带爬扑到药田边。
他颤抖的手按在泥土上,温度和白日里晒过的暖土一样,可叶尖的露珠“啪嗒“落进土里,竟“滋“地冒起一缕白烟。
他的后颈瞬间被冷汗浸透,转身就往林英家跑,破棉鞋踩得雪渣子乱飞。
“英子姐!英子姐!“阿贵撞开院门时,林英正披着夹袄往灶膛添柴。
她转身时,玉坠在颈间微微发烫——寒潭雾气和空间灵气交融的余韵,她再熟悉不过。
“慢着说。“林英扶住少年发颤的肩膀,目光扫过他沾着草屑的头顶,声音像浸了温水的刀,“药田怎么了?“
“发......发光!“阿贵拽着她的衣袖往门外拖,“叶子自己晃,露水落土里冒烟!“
林英垂眸掩住眼底的暗芒,她早该想到,空间灵气渗了三夜,寒潭雾气又养了半月,药苗的药性怕是要凝成活气了。
但面上只淡淡道:“别嚷,明早我去看。“她摸出半块烤红薯塞进阿贵手里,“先垫垫肚子,夜里凉。“
阿贵啃着红薯的动静渐远后,林英站在院中央仰头望月。
月光落在她眉峰,把那抹冷硬的轮廓染得柔和了些。
她摸了摸颈间的玉坠——空间里的寒潭正翻着细浪,百亩药圃的灵气顺着玉坠纹路往外界渗。
这是好事,药性越活,治起肺病来越利索,可...她指尖轻轻叩了叩门框,得给这些“异象“找个合情合理的说法。
第二日天刚擦亮,陈默就抱着个布包站在林家院门口。
他见林英出来,忙把布包打开:“我带了放大镜,知青点就剩这一个。“镜片在晨雾里蒙了层白,像他眼底的期待。
药田的景象比阿贵描述的更惊人。
五户试种的药苗都裹着层青晕,刘婆子院墙角那株最壮实,叶片上的霜花在晨光里闪着碎钻似的光。
陈默蹲下去,放大镜贴在叶面上:“英子你看,这光...像是有银线在叶子里流。“
林英弯腰用指尖轻点叶片,灵气顺着指腹渗进土里,药苗立刻轻摆两下,像是在打招呼。
她面上却波澜不惊:“许是山雾凝的露,反光罢了。“
陈默抬头看她,睫毛上还沾着晨露。
他张了张嘴,终究没问——林英总有些说不出的本事,比如上次治刘婆子的咳血,比如她晒的药总比别人干得透。
他把放大镜收进怀里,忽然笑了:“不管是什么,能救人就是好的。“
消息是跟着炊烟飘起来的。
张有财端着药碗刚跨出家门,就见对门王二婶踮着脚往刘婆子院儿里瞅。“昨儿后半夜那光,你见着没?“王二婶的声音压得像蚊子,“我家娃说像狐狸眼睛!“
张有财的手猛地一抖,药汁溅在青布衫上。
他想起前日林英当众让老族长喝药的场面,想起自己撞翻竹匾时那些村民看他的眼神——像看块粘了灰的破抹布。
他咬着后槽牙冲进老族长家,药杵砸在八仙桌上:“老叔!刘婆子家墙外飘绿光,那是狐火!再不管,全村都要遭殃!“
老族长正往烟锅里装旱烟,手一抖,火星子落了满衣襟。
他望着墙上挂的山神画像,喉结动了动——前日他跪雪地认药仙的事,早成了村东头李寡妇纳鞋底时的谈资。
如今若再护着林英,往后谁还听他敲祠堂的钟?
“夜......夜里子时,全族上山祭山神。“老族长摸出桃木杖,杖头的红绸子褪了色,“若林英不毁苗,逐她出族谱!“
林英在灶房切野菜时就听见了风声,她把最后一棵荠菜丢进筐里,对蹲在门槛剥蒜的阿贵说:“去后山坡采点夜光苔,记得挑叶子薄的。“
阿贵眼睛一亮——他跟英子姐学认草药时,见过这种吸光放亮的草,“要多少?“
“每户药田边埋五粒。“林英往灶里添了把柴,火苗“轰“地窜起来,映得她眼尾发红,“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山神显灵。“
祭山那晚,后山坡的香火像条火龙。
老族长带着族人跪在雪地里,桃木杖上的红绸被风吹得猎猎响。
他刚要念祭文,忽见山脚下腾起青光,先是星星点点,接着汇成片,最后直冲天际,把月亮都比得暗了。
“山神发怒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人群“轰“地跪成一片。
张有财瘫坐在雪地里,药杵滚出去三尺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