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声音。
“小子,你要的名单,我给你搞到了。但是,交换的条件,我也想好了。”
老鬼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玩味,像是叼着烟斗的老狐狸。
“小子,帮你可以。但你要知道,我老鬼从不做亏本买卖。”
“条件。”周秦的声音没有起伏。
“我还没想好。”老鬼嘿嘿笑了两声,“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你放心,不会让你去送死,但也绝不是让你去趟公园那么简单。这份人情,你先欠着。”
“好。”
周秦挂断电话,办公室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他看着钱师傅和韩武脸上尚未完全褪去的兴奋,将那份关于未来的沉重盘算压回心底,重新聚焦于眼前。
“张胜利这口气,绝咽不下去。”周秦的手指在桌上那张空白的纸上画着,“他明着来,我们打回去了。接下来,就该轮到暗箭了。”
他拿起铅笔,在纸上飞快地写下几个字。
“韩武,你带人,二十四小时巡查工地和采石场,任何生面孔,都给我盯紧了。”
“钱师傅,”他转向一脸凝重的钱师傅,“笔杆子,有时候比枪杆子还好用。你找几个村里写字好的后生,把咱们中标的事,写成大字报!”
“就写咱们成本低两成,质保五十年!再把县建筑队虚报材料,想从娃娃们的建校款里捞油水的事,编成顺口溜,让村里的孩子们满县城去唱!”
周秦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不是要脸吗?我就让他没脸!”
韩武和钱师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震惊。
这招釜底抽薪,比昨天在路口对峙,要狠辣百倍。
……
几天后,石古大队为新学校举行了奠基仪式。
这天,整个村子比过年还要热闹。
合作社前的空地上,扯起了红布横幅,挂上了鞭炮。村里男女老少都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裳,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周秦没有长篇大论,他只是拿着铁锹,铲起了第一捧带着泥土芬芳的黄土,声音洪亮地对着所有人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埋下的,是石头和泥土。但明天,从这里站起来的,是咱们石古村所有娃娃的未来!”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村民们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天。
郑苏月站在人群里,抚摸着自己的小腹,看着那个在阳光下身姿挺拔的男人,眼睛里亮晶晶的。
奠基仪式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为了赶在雨季来临前完成地基和主体框架,工期被排得极满。
周秦索性把铺盖搬到了工地旁临时搭建的工棚里。
一张木板床,一张用木箱子搭成的桌子,就是他全部的家当。
白天,他跟工人们一起泡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测量、校准、指挥施工,汗水浸透的衬衫就没干过。
夜晚,当工人们都沉沉睡去,工棚里那盏煤油灯却总是亮到半夜。他对着图纸反复推演,优化每一个施工步骤,解决白天遇到的各种难题。
他就像一根定海神针,只要他的身影还在工地上,所有人的心里就都踏实无比。
郑苏月每周都会来工地一次。
她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带来一大包洗得干干净净、带着阳光味道的换洗衣物,再把周秦换下的脏衣服收走。
她会帮他把那张简陋的木板床铺得平平整整,用湿布擦干净那只当桌子的木箱,再把一个装满了热水的暖瓶,轻轻放到他的床头。
她怀着身孕,动作却依然麻利。
这天,她来的时候,正好赶上工地开饭。
负责后勤的几个社员,抬着两个大木桶过来。桶盖一掀,一股寡淡的稀粥味混着粗粮的酸气飘了出来。
饭菜很简单,一人两个黑乎乎的窝头,一勺看不见几粒米的菜叶粥。
工人们干了一上午的重体力活,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也顾不上挑剔,蹲在地上就狼吞虎虎地吃了起来。
郑苏月看到,好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三两口吃完自己的份,眼巴巴地看着饭桶,却不好意思再要。
她的视线,落在了不远处的周秦身上。
他也端着一个豁了口的搪瓷碗,跟工人们吃着一模一样的饭菜,眉头都没皱一下。
郑苏月的鼻子猛地一酸,心像是被一只手狠狠地攥住了,又疼又涩。
这些人,是石古村的爷们,是她男人带着的兵。
他们流血流汗,为村子建起希望,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她再看看自己的肚子,这里面,也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一个新的希望。
她不能让这些撑起全村希望的汉子们,饿着肚子干活。
一个念头,在她心里迅速生根、发芽。
郑苏月没有跟周秦说,她提着换洗的衣物,转身就回了村里。
当天下午,她就召集了村里几个妇女队长和社员代表,在合作社的院子里开了个会。
“姐妹们,嫂子们!”郑苏月看着院子里坐着的几十个妇女,声音清亮,“咱们的男人,在工地上拼死拼活,为了啥?为了咱们的娃以后有新学堂上,为了咱们的日子能越过越好!”
“可我今天去看了,他们吃的是啥?是黑窝头,是清得能照见人影的菜汤!这么干下去,铁打的汉子也得累垮了!”
“男人在前面冲锋陷阵,咱们女人,就是他们的后方!后方不稳,前线怎么打胜仗?我提议,咱们村里的妇女,都动起来!成立一个送饭队,家家户户轮流来,让工地上那几百号兄弟爷们,每天都能吃上一口热乎的、实在的饭菜!”
她的话,没有半句虚的,全都说到了在场女人们的心坎里。
“苏月说得对!不能让咱们的男人饿肚子!”
“没错!我家里还有几斤白面,明天我先来!”
“算我一个!我家猪圈里那头猪也该杀了,我捐半扇!”
群情激奋。
在郑苏月的组织下,一个详尽的轮流送饭计划,不到一个小时就定了下来。
每天两户人家负责,一户出米面,一户出菜肉,村里有拖拉机的,轮流负责运送。
喜欢重生1988:逆袭人生从宠妻开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重生1988:逆袭人生从宠妻开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