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机子是忧乐沟有名的占卜师,修为高深,寻常人的运势、修为在他的卦盘下都无所遁形,可面对陶李芬,他却束手无策。
唯有某个雨夜,玄机子在自家院中修炼,无意间看向院中悬挂的铜镜。
铜镜被雨水打湿,镜面有些模糊,可就在这时,他看到陶李芬的身影从镜前经过,在她的背影后,竟浮现出与守贞录残页如出一辙的古老阵纹,阵纹复杂而神秘,线条交错纵横,散发着淡淡的金光,一闪即逝。
玄机子揉了揉眼睛,再定睛看去,镜中却只有雨水模糊的倒影,仿佛刚才的一幕只是幻觉,这让他对陶李芬更加好奇,也更加忌惮。
这场震动忧乐沟的联姻,表面是贞婆子捧着泛黄的《守贞录》强行为媒,贞婆子每次提起这事,都说是顺应天意,可实际上,这桩婚事实则暗合天地灵气的诡谲走向。
婚宴次日,父亲独自一人坐在书房,盯着墙上悬挂的紊乱地脉图彻夜未眠。
那地脉图是用特殊的兽皮制成,上面用朱砂绘制着忧乐沟的地脉走向,原本朱砂线条清晰有序,可如今却扭曲缠绕,与往日大不相同,仿佛一条条挣扎的蛇。
父亲的手指在图上轻轻滑动,眉头紧锁,神情凝重,他能感受到地脉的紊乱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他摩挲着手中的《何家灵根志》,书页陈旧,边缘已经磨损,散发着岁月的气息。
这本书记录了何家历代族人的灵根情况与修行感悟,是何家的传家宝。
书中夹着半张被灵力灼穿的古老契约,契约的纸张已经泛黄发脆,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到几个残缺的字眼,但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强大力量,那力量古老而威严,仿佛来自遥远的过去。
自百年前何家先祖用本命法宝镇压撞杆山魔窟,何氏一脉便成了地脉的守灵人,肩负着守护这片土地安宁的重任。
先祖当年为了镇压魔窟,耗尽了毕生修为,本命法宝也与魔窟的核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封印。
从此,何家子孙代代相传,守护着这道封印,监测着地脉的变化。
而陶李芬的出现,恰似命运的齿轮突然卡入新的凹槽,让原本平稳运转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她的到来,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地脉的紊乱、灵力的异常,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化名何乐潜入何家时,正是为了探寻这其中的秘密。
有一天深夜,我辗转难眠,便起身在何家宅院附近巡查。
就在子时,我路过院中那株会说话的灵槐时,突然撞见惊悚一幕:灵槐的枝干上泛起淡淡的绿光,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语。
它在子时吞吐符文,符文如萤火虫般围绕着树干飞舞,发出微弱的光芒。
更让人震惊的是,树影投射在地面上,形成的残缺锁灵大阵,竟与我在《地脉秘典》中见过的上古封印阵如出一辙,只是规模更小,纹路也不够完整。
上古封印阵是传说中用来封印强大妖魔的阵法,威力无穷,没想到竟会在这里看到它的影子,这让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更加坚信陶李芬的身上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兄长临别前,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他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
他攥着半块刻有何氏祖训的玉佩,玉佩温润,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守正辟邪,护我家园“八个字清晰可见。
他气若游丝的话语断断续续,却成了我追寻真相的引路灯:“守好地脉,护好家园,陶李芬...不一般...“说完这句话,他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只留下我拿着那半块玉佩,心中充满了悲痛与责任。
当我多年后翻开何曾精的《颠三倒四回忆录》,那本书的纸张已经泛黄发脆,字迹也有些模糊,却记录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泛黄的纸页间藏着惊人秘辛:他们婚后布下的三十六道隐匿阵法,并非为了防御外敌,实则是在修复撞杆山地脉的裂痕。
这些阵法分布在撞杆山周围的各个角落,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玄机。
阵法运转时,能引动周围的灵气注入地脉,灵气如同涓涓细流般填补裂痕,每一道阵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有的负责聚集灵气,有的负责引导灵气流向,有的则负责稳固地脉。
而陶李芬腕间若隐若现的守贞红绳,也并非普通的红绳,每到月圆之夜,当红绳接触到月光时,便会与镇魂桩产生灵力共鸣。
红绳会发出淡淡的红光,镇魂桩也随之震动,散发出强大的镇压之力,这股力量沿着地脉蔓延,加固着撞杆山的封印,防止魔窟中的邪气外泄。
那些被刻意拉长的平静岁月,实则是暴风雨前的死寂,暗藏着汹涌的波涛,每个人都在平静的表面下,默默积蓄着力量,等待着风暴的来临。
直到某个寻常午后,何曾精正在院中劈柴,突然手中的斧头掉落在地,他捂着胸口,缓缓倒在地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