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是太阳之子,甚至将自己视作其阳神......“这个念头刚在灵台浮现,识海深处突然传来龙吟般的轰鸣。
那轰鸣并非杂乱无章,而是由无数修行前辈的警示之声汇聚而成,其中他听出了人学社创始人的声音,还有那位写下《玄黄至宝典》的无名前辈的低语。
刹那间,由哲学思辨构筑的精神世界轰然崩塌,紫电如狂龙般撕裂意识的苍穹,雷霆之声震得他七窍嗡鸣。
这并非寻常雷劫,而是天道对颠覆性认知的警示!
古老的修行理论、严密的哲学体系,在这股力量下如同沙堡遇潮,瞬间瓦解,露出其背后更本质的天地法则——那些看似复杂的理论,最终都指向“平衡“二字。
在思想的废墟上,一抹嫩芽破土而出。
那嫩芽通体金黄,带着太阳的气息,叶片上还残留着雷暴的焦痕,却更显生命力的顽强。
一寸凝结着无数思维碎片的“热土“中,生长出缠绕着神秘符文的心藤,藤蔓上的符文是他毕生所学的精华,有他少年时观日的感悟,有他中年时与人辩论的心得,还有他晚年时对生死的理解。
尖端垂落一滴晶莹的液体——那是世间第一滴“心神食粮“,带着太阳真火的灼热与天道法则的韵律,接触到这滴液体的瞬间,月平感觉自己的灵识仿佛被净化了一般,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明。
这滴珍贵的液体,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月平的识海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的灵识剧烈震颤,仿佛能听见远古星辰的低语,那些低语是对“阳神本质“的阐释,是对“命器真谛“的解读。
他听懂了,阳神并非太阳的附属,而是与太阳同源的存在;命器也不是阳神的工具,而是阳神在物质世界的延伸。
他终于明悟:水不暖月大世界中惊才绝艳的五花玛命器与独特的阳神修行体系,实则源于此刻的顿悟。
“元为阳之本,婴为阴之始“,两者交融诞生的“阳神“,并非千门万派虚幻的识海投影,而是能与肉身契合、具现实体的命器雏形。
这雏形就像一颗种子,需要修行者用心得与灵气去浇灌,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随着心神食粮的再次现世,陈月平的识海又绽放出万千精神之花。
每一朵灵花流转着不同的符文,有的是“共享“,符文由无数交织的线条组成,象征着不同思想的碰撞;有的是“传承“,符文是一把钥匙和一本打开的书,代表着知识的传递;有的是“突破“,符文是一只破茧的蝴蝶,寓意着超越自我。
这些灵花共同勾勒出全新的修行图谱,图谱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不同的路径,昭示着一场关乎修行本质的战争即将来临——实体阳神与传统虚拟阳神的理念之争,必将改写整个修行界的格局,推动修行文明迈向新的高度,就像从蒙昧的部落时代走向繁华的城邦文明。
剧烈的神识震荡让月平身形一晃,现实中的他踉跄扶住街边栏杆。
栏杆因他体内溢出的灵气而微微发光,上面的划痕与斑驳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那是无数修士扶过的痕迹,每道划痕都蕴含着一丝微弱的灵气,此刻在他的太阳灵气激发下,这些灵气苏醒过来,围绕着他旋转,形成一个小小的灵气漩涡。
背着破旧背包的平凡身影,与识海中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汗水滑落的瞬间,滴在栏杆上,激起一圈微小的灵纹涟漪,这涟漪扩散开来,与远处的灵脉产生了微弱的共鸣。
仿佛有什么东西从他身上剥离——一个执着于哲学思辨的“旧我“向着虚空飞升,那是过去对阳神认知的束缚,那个“我“总是在书斋中苦思冥想,试图用理论框定一切。
而承载着全新认知的“新我“,正坠入修行的深渊重新淬炼,如同宝剑在烈火中锻造,去除杂质,留下精华。
他的双眼闪过一丝迷茫,那是对未知前路的不确定,毕竟他所走的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但很快被坚定取代,因为他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道途上,每一次心跳都与太阳的脉动同步,每一次呼吸都在与天地交换灵气。
“我还是我,但又不再是我。“月平望着掌心蒸腾的灵气,喃喃自语。
那灵气中蕴含的力量比以往更加精纯,也更加内敛,仿佛收敛了锋芒的利剑,平时看似温和,实则拥有斩断一切虚妄的力量。
从惊觉“阳神如鹰,破茧新生“的刹那,到悟透“心得越分越多“的第五空间大法则,这些顿悟的节点如同星辰,在他的识海中标注出清晰的路径,指引着他从最初的懵懂走向如今的通透。
也正是这些认知的基石,最终在老农会大院子里,化作邱癫子手中的《蜂花柬》,牵引着黎杏花踏上与众不同的修行征途。
他仿佛能看到那一幕:邱癫子手持泛黄的书页,在油灯下逐字推敲,指尖划过“元是二儿“四字时,书页突然射出金光,在墙上投射出阳神与命器共生的虚影;黎杏花站在一旁,腰间的胎记被金光映照,纹路中飞出无数细小的灵蝶,与虚影相互缠绕,发出清脆的嗡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