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地说道,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真气波动,真气在他的声带上震动,让声音听起来更具威慑力,“快过来帮忙看看,这是咋回事。”
他故意将责任推到孩子们身上,为杏花嫂找了一个台阶,也为接下来的交流创造机会,如同在崎岖的山路上铺设一块平整的石板。
杏花嫂自从听了鬼眨眼的话,从房顶下来后,整个人就像丢了魂似的,魂魄仿佛离体而去,只剩下一具躯壳。
心绪一直乱糟糟的,如同被狂风打乱的发丝,缠成一团,理不出头绪,越想解开,缠得越紧。
连放置东西都有些疏忽,体内的真气也因此运转不畅,在经脉中走走停停,如同拥堵的河流,船只寸步难行,只能在原地打转。
不然,就算包裹有些松动,以她多年的生活经验,这种小意外根本不会发生,她的手指灵活得如同巧匠,能做出最精细的针线活。
也不至于这般突然掉在地上,让她有些窘迫,脸颊的红晕尚未褪去,又添了几分不自在,如同做错事的孩子,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只盼着赶紧把这事儿处理好,免得被孩子们围着追问,打破砂锅问到底。
而她也隐隐感觉到,这个意外或许会成为解开一些修炼谜团的关键,如同在迷雾中看到了一丝光亮,虽然微弱,却足以让人产生探寻的欲望,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邱癫子心里明白,唆使小孩子这种事,偶尔为之能活跃气氛,调节紧绷的神经,如同在严肃的场合讲个笑话,让大家放松心情。
可要是太过分、太频繁,那便可能触动修炼界的某种禁忌,打破阴阳平衡,如同在精密的天平上添加过多的砝码,必然会导致倾斜,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轻则灵气紊乱,修炼者走火入魔的几率大增; 重则引发小规模的灵爆,炸毁房屋,伤及无辜。
他这次公开递信号,纯粹是想借着小孩们天真无邪的天性,让杏花嫂那郁结在心头因修炼困境而生的烦闷能消散一些,如同用阳光驱散乌云,让她的心境恢复平和,以便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挑战,如同战士擦拭好武器,准备迎接战斗。
只是他也隐隐担忧,这是否会打破当下微妙的修炼平衡,让本就复杂的局势更加棘手,如同在薄冰上行走,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生怕坠入冰窟。
一个平日里就爱自作聪明的小孩,正是之前与丫蛋争论的石头。
他眼珠子滴溜一转,那转动的轨迹仿佛蕴含着某种阵法变化,从乾位到坤位,又转向巽位,每一个方位的转换都精准无比,显然是想到了什么。
抢先喊道:“我知道我知道,不消问,那是干娘的修炼灵器,你们看它的模样,方方正正,四四方方,棱角分明,说不定是用来吸纳灵气的,就像我们修炼时用的聚灵碗,只是形状不同罢了,功能应该差不多。”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包裹的形状,双手张开,形成一个方形,试图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在这奇异环境下,对未知物品的猜测,往往带着与修炼相关的联想,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接触的都是与修炼有关的事物,村里的大人每天谈论的都是修炼心得、灵气变化,自然会往这方面想。
而这小孩的话,虽稚嫩,却也仿佛打开了某种与修炼秘密相关的思路,让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包裹上,试图从中看出些端倪,连空气都仿佛凝固在包裹周围,时间也仿佛在此刻静止。
另一个小孩一听,立马反驳道,他是铁蛋,性子最为执拗,凡事都要争个对错,从不轻易认输。
“你知道个啥,吸纳灵气的灵器哪有那么短?
我们用的聚灵碗都比这高多了,而且碗口是圆形的,哪有方形的?
我看那明明就是干娘的修炼法衣碎片,说不定蕴含着防御阵法,上面的花纹就是阵纹,包在身上,能护住周身灵气不外泄,还能抵挡邪祟的攻击,上次邱师傅讲的故事里就有这样的宝物,叫‘锁灵帕’。”
他说得头头是道,仿佛亲眼见过一般,眼神中充满了笃定,为了增强说服力,还举出了邱癫子讲故事的例子。
在修炼世界里,法衣对修炼者至关重要,是抵御危险、辅助修炼的重要物品,不仅能防御物理攻击,抵挡刀剑的劈砍,更能抵挡阴邪之气的侵蚀,保护修炼者的心神不被污染。
小孩的这番猜测,倒也符合他们对修炼物品的认知逻辑,只是在这阴森氛围下,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让人觉得那包裹里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如同潘多拉的魔盒,既吸引人又让人畏惧,不知道打开后会释放出什么。
先前那个小孩哪肯服气,石头脖子一梗,体内真气微微上涌,脸颊因气血充盈而泛红,如同熟透的苹果。
大声说道:“不是不是,明明就是一块蕴含灵力的布帛,上面说不定绘制着修炼图谱,用特殊的墨水绘制,平时看不见,只有用灵力激发才能显现出来,能辅助修炼,用来稳定灵气波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