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那累累的树榴仿佛即将胀破,表面的裂纹越来越清晰,如同古老陶器上的冰裂纹,原本飘逸的穗穗枝条,此刻因用力过度而绷得笔直,如同拉紧的琴弦,以九片叶子为一个单位,紧紧地聚合在一起,犹如握紧的拳头,充满了力量感,每一片叶子的边缘都微微泛白,叶脉清晰如银线,似乎在竭尽全力地抵抗着什么,不肯屈服,叶片上的细小绒毛都根根竖起,如同蓄势待发的利箭。
这些奇异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若是旁人看到花椒叶竟能握成拳这般异象,有的或许会以为自己眼花,使劲揉着眼睛却依旧不敢相信所见,反复确认却还是无法接受这超自然的景象,最终归咎于光线造成的错觉; 有的可能会惊恐尖叫,那尖锐的声音划破寂静的空气,仿佛要将这奇异的氛围撕裂,带着无尽的恐惧,转身便逃,生怕被这诡异的力量波及; 更有甚者,或许会被吓得呆傻,身体僵硬地伫立原地,眼神中满是恐惧与迷茫,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动弹不得,直至夜幕降临才敢缓过神来。
树叶握成拳!
这并非简单的形态变化,而是植物将自身能量凝聚到极致的表现,每一片叶子都成为能量的载体,共同构成一个微型的气场,与周围的树木形成呼应。
而人,也拥有独特的“复眼”能力。
这种能力并非生理上的异变,而是神魂与《蜂花柬》秘术结合产生的感知飞跃,是对蜜蜂视觉系统的极致模仿与超越。
在这一生都难得一遇的关键时刻,在无人留意的十丈高空之中,邱癫子悄然施展了他从《蜂花柬》中历经千辛万苦、仿照蜜蜂修行而来的“寻花问柳复眼术”,神情专注而肃穆,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双手结印置于胸前,指尖的动作与金杏树的颤动频率保持一致,形成一种奇妙的共鸣。
蜜蜂除了拥有一对复眼,还有三个单眼,与两复眼呈三角排列,以此来感知光度变化、判断光源方向,并构建出粗略的图像,这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独特能力,是经过亿万年进化形成的生存智慧。
邱癫子曾在显微镜下观察过蜜蜂的复眼,那些六边形的小眼如同最精密的宝石,整齐排列,每一个都蕴含着一个完整的光学系统。
一只蜜蜂的眼睛大约由 5000个小眼组成,而邱癫子凭借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勤奋修炼,日夜钻研,以人类的智慧参悟蜜蜂的复眼奥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曾在寒冬腊月将双眼浸入冰水以磨练专注力,也曾在盛夏烈日下凝视太阳以增强感光能力——取得了非凡的成果,他的小眼数量已然突破 个!
这意味着他的视觉精度是普通蜜蜂的十倍,能捕捉到更细微的光线变化,能构建更清晰的图像。
邱癫子,拥有五万个小眼!
这些小眼并非实体存在,而是由神魂能量构成,分布在他的感知范围内,如同一个巨大的球形雷达,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捕捉着周围的一切。
那么,那位修炼了百年的哑婆子,又该有着怎样超凡的能力呢?
邱癫子不敢想象,他曾听师父说过,哑婆子年轻时能在黑夜中看清蚊虫振翅的纹路,能同时观察三百六十个方向的动静,那或许是十万甚至百万个小眼才能达到的境界,如同将整个星空纳入眼底。
复眼的每一个小眼都配备了一套独立的集光系统和感光系统,结构精密如同最先进的仪器。
集光系统由角膜和晶锥组成,能将不同角度的光线汇聚; 感光系统由视觉细胞和视杆组成,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这些信号在大脑中汇总,形成最终的感知图像。
每个集光系统皆能形成一个图像,并且只有与小眼轴线平行的光线,才能抵达视觉柱,这是复眼成像的独特原理,如同无数个微小的望远镜同时对准不同方向,各自捕捉画面再拼接成整体。
这种成像方式虽不如人类双眼形成的图像连贯,却能在极短时间内覆盖更大的视野,更适合捕捉快速移动的目标和细微的变化。
这意味着每个视觉柱仅能接收物体的一个光点,众多被感知的光点共同构成了“镶嵌式图像”,恰似电视荧光屏上由许多明暗各异的光点组成的画面一般,奇妙而精准。
邱癫子此刻看到的世界,便是由无数光点组成的,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处能量节点,或明或暗,或红或绿,清晰地展现出风水气场的流动轨迹。
小眼的数量越多,小眼的面积越小,所能感受到的光点就越密集,形成的图像也就越清晰,这是复眼成像的规律。
邱癫子的五万小眼如同五万颗星辰,在他的感知中闪烁,将柴房周围的风水格局清晰地呈现出来,那些原本肉眼不可见的气场流动,此刻如同奔腾的河流,在光点的闪烁中显露出具体的形态。
邱癫子的五万多个小眼,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如同无数个微型摄像头,将这些细微的变化尽收眼底,并以极高的速度反馈给他那聪慧的大脑,大脑如同最强大的处理器,迅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在万分之一秒内得出结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