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树巅站了许久,任凭山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头发被吹得凌乱,像一蓬枯草,却丝毫不影响他的专注。
衣衫虽有些破旧,打了几个补丁,却干净整洁,补丁的针脚细密,能看出缝补者的用心,是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峰,将这一切都记在心里,像用相机拍下照片,存进脑海的相册,连最细微的角落都不放过,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细节。
树叶在他身边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的想法喝彩,又像是在提醒他要尊重自然规律,不可急功近利,开发要适度,保护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让这片土地永远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了金黄色,云彩被镀上了金边,像燃烧的火焰,美丽极了。
也为金杏树镀上了一层金边,树叶变成了金色,闪闪发光,像挂满了黄金,璀璨夺目。
邱癫子知道该下山了,他整理了一下衣襟,把被风吹起的衣角掖好,开始有条不紊地向下攀爬,动作依旧稳健,只是速度比上山时慢了些,毕竟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沉甸甸的责任,每一步都要更加谨慎,手指抠得更紧,脚踩得更稳,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树下的孩子们早已捡完了杏叶,整齐地堆放在一起,用布包好,像捧着珍贵的礼物,正仰着头盼着他下来,脸上满是期待的笑容,像一朵朵盛开的向日葵,朝着他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崇拜与敬爱。
邱癫子的身影在夕阳中与金杏树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这幅画面里没有喧嚣,没有纷争,只有宁静、责任与热爱,在忧乐沟的土地上,静静流淌,生生不息,像一首无声的歌,传唱着自然与人类的美好共生,永远回荡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
气息中,隐隐夹杂着古老树木特有的木质清香,那是岁月沉淀的醇厚味道,像是陈年的老酒在陶罐中发酵百年后透出的甘醇,带着时光的厚重与温润。
凑近细嗅,能分辨出其中混合着金杏树独特的青涩、花椒树的麻香,还有泥土深处翻涌的腐殖质气息,层层叠叠,在鼻腔中交织成一首自然的交响,每一种气味都有其独特的层次,木质香是主旋律,花椒香是点缀的高音,泥土香是沉稳的低音,和谐共鸣。
这股气息又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神秘韵味,仿佛每一丝气息都承载着天地的馈赠与自然的警示——春风拂过带来的生机,那是新叶舒展的清新;秋雨浸润留下的沉静,那是果实饱满的厚重;冬雪覆盖后的凛冽,那是万物蛰伏的内敛;夏阳炙烤后的热烈,那是生命沸腾的张扬,都在这气息中若隐若现,被风裹挟着,传递着自然的密码。
这两棵老杏树,宛如忠诚的风水卫士,稳稳扎根在陈家先人选定的位置上。
那根系在地下盘根错节,深入岩层缝隙,与大地的脉络紧密相连,汲取着地下的养分与灵气,树干上的每一道裂痕都是与岁月抗争的勋章,记录着每一场暴雨、每一次雷击。
它们不仅清晰标定出陈家大院往昔立宅的风水方位,是历史的见证者,树皮上甚至还能辨认出当年匠人留下的丈量刻痕,深浅不一却排列整齐,那是先辈规划家园的智慧印记;更像是一面镜子,鲜明映照出如今老农会大院子历经岁月变迁后的模样——断壁残垣与新建房屋的交界,平整水泥地与凹凸土路的衔接,新旧交替的痕迹在树影中若隐若现,被阳光切割成明暗交错的碎片,每一片碎片都藏着一段故事。
邱癫子站在树巅,脚下的枝丫微微颤动,却稳如磐石,那是树木历经风雨锤炼出的韧性。
他看着眼前的一切,目光扫过每一寸土地,心中不禁感叹,世间兴衰皆有其根源,如同草木的枯荣自有时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无例外。
只是如今这世道,鲜有人愿意秉持旧有的文化与思想,去探寻这背后的奥秘,多的是浮躁与功利,人们追逐着眼前的利益,将先辈的智慧抛诸脑后,如同捧着金饭碗却沿街乞讨。
而他,深受旧文化、老习俗的浸润,在这新时代里,成了旁人眼中格格不入的异类,却也坚守着一份传承的责任,如同这两棵金杏树,任凭风雨侵蚀,始终屹立不倒,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记忆。
邱癫子刚爬上树时,本还怀揣着一丝侥幸,希望眼前的景象并非如预想般糟糕,或许只是自己多虑,如同乌云背后可能藏着太阳。
可当他真正俯瞰四周,一种揪心的痛感瞬间攥紧他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捏住,令他痛心疾首,连呼吸都变得沉重,每一次吸气都带着难以言喻的压抑。
此刻,他孤身悬于天地之间,唯有这棵金杏树与大地相连,树皮的粗糙透过掌心传来,带着大地的温度,那是一种沉稳而可靠的触感。
凭借自身那神秘莫测的异能,他与金杏树达成了一种超越常人理解的心灵沟通,树的每一次摇曳都传递着讯息,他的每一次呼吸都与树的脉络同步,仿佛树即是他,他即是树,融为一体,共享着生命的律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