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哥说罢那句“跟我走”,便一手拉着一个女孩子往外走。
离七的手心微微发凉,带着一丝颤抖,那是惊吓过后尚未平复的余悸;离依依则紧紧攥着哥的衣角,指节泛白,布料被捏得皱巴巴的,两人都还未从惊魂未定中完全平复。
哥的手掌宽厚而温暖,掌心的老茧摩挲着她们的手,传递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像冬日里的暖阳,让她们慌乱的脚步渐渐平稳下来,朝着派出所的方向走去,去录下那份迟到的口供,将那段可怕的经历倾诉出来。
派出所的大门漆着庄重的蓝色,像是天空的颜色,象征着公正与威严。
门楣上悬挂着“为人民服务”的金色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神圣的光芒。
走进院内,几棵老槐树郁郁葱葱,枝叶繁茂,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院子遮挡着阳光。
树荫下摆放着几张长椅,几位等待的群众正低声交谈,话语轻柔,营造出一种平和的氛围。
哥走到接待窗口,用三言两语简洁明了地交待完自己知道的情况——何时发现异常、如何施救、现场有哪些痕迹,每一个字都清晰准确,没有多余的修饰,却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
接待的民警是位中年男子,穿着整洁的警服,胸前的警号清晰可见。
他听完,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许,转身倒了一杯温水递给哥:“你先坐着等会儿,让她们慢慢说,别着急。”
哥接过水杯,指尖触碰到温热的杯壁,一股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全身,他便在一旁的长椅上坐下,静静听两个女子诉说经历,眼神中满是关切。
此时,派出所内灯光明亮,天花板上的日光灯管发出稳定的“嗡嗡”声,像是蜜蜂在耳边轻唱,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连墙角的缝隙都看得清清楚楚。
墙上贴着“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标语,字迹刚劲有力,笔锋犀利,时刻提醒着在场人员法律的威严与公正,不容侵犯。
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文件、笔筒和印泥,文件按类别整理得井井有条,笔筒里的钢笔、圆珠笔排列整齐,印泥鲜红,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
几位民警正低头忙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此起彼伏,像是一首无声的乐章,让人感到安心与踏实,仿佛在这里,一切的不公都能得到公正的裁决。
在这明亮且整洁的空间里,每一丝空气都仿佛清新宜人,弥漫着公正与秩序的气息。
哥看着墙上的时钟,秒针一圈圈转动,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像是在倒计时,等待着正义的降临。
他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尽快查清真相,让正义得以伸张,让人的神经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这对离家闯荡的姐妹,勇气超乎常人想象。
离七性子沉稳,做事有条理,遇到事情总能先冷静思考;离依依机灵好动,反应敏捷,像是一只灵活的小猴子,总能在关键时刻想出点子。
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里,勇气是她们前行的动力,支撑着她们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这陌生的城市打拼。
听说哥南下闯荡,凭借双手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盖起了新房,让家里人过上了好日子,她们也毅然收拾行囊,朝着这里赶来,像是被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牵引着,一步步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相信自己也能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
她们通过同乡的介绍,出了火车站后,辗转去了松白区一家大型制衣厂。
厂门口的招工牌鲜红醒目,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上面用黑色的字体写着“招缝纫工、质检员,包吃住”,字迹醒目,吸引着过往求职者的目光。
她们凭借在家乡练就的针线活,手指灵活,针法娴熟,顺利被录用,在那里工作了三个月。
车间里的缝纫机“哒哒哒”不停地运转,像是在演奏一首勤劳的赞歌。
她们的手指在布料间灵活穿梭,将一块块布料缝制成精美的成衣,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她们的心血。
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她们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工头的认可,甚至还攒下了一小笔钱,藏在枕头下的布包里,那是她们对未来的希望。
一周前的星期天,厂里放假,姐妹俩相约去爬附近的青山。
那天阳光正好,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山间的石阶上布满了青苔,踩上去有些滑,空气里弥漫着松针和泥土的芬芳,清新宜人,深吸一口,满是大自然的味道。
她们背着水壶,一路说说笑笑,看山花烂漫,红的、黄的、紫的,竞相绽放;听鸟鸣山幽,清脆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心情格外舒畅,完全没有预料到危险的降临。
可谁能想到,大白天的,就在半山腰的僻静处,突然窜出几个流里流气的小伙子。
那些人穿着花衬衫,领口敞开着,头发染得五颜六色,像彩虹一样刺眼,眼神凶狠,带着不怀好意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