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自己已突破多日,但这是第一次熬药膳,不可大意。
重新把炉子放回灶台上,他打开包着药材的黄纸。"首乌、丁香、沙参……”
依次放入锅中。
药材的用量早已在脑海中演练无数遍,手拿时若有个秤,也能称出丝毫不差。
做完这些,他又往锅里加了几勺盐调味,既不影响药效,也让药膳更有滋味。
何裕柱将盘中的雉鸡放入锅中,盖上盖子后又添了些柴火调节火候。
在一旁观看的王行对此表示认可,认为何裕柱熬制药膳的手艺确实不错。
何裕柱随后拿出准备好的药材,告诉王行可以直接涂抹在手臂上。
王行对何裕柱的药理知识深信不疑,按照指示将药材均匀涂抹于双臂。
不久后,他感受到清凉的药效,惊讶地发现手臂上的红肿明显消退。
这让他对何裕柱的医术更加佩服。
何裕柱提醒王行稍作休息,自己则继续守着炉火。
王行好奇地看着锅里的药膳,心中疑惑这是否真能让杨老恢复健康。
几天来,他亲眼见证了杨老的身体状况,虽不如专业人士描述得详尽,但作为同样习武之人,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感受。
说实话,如果我自己受的伤和杨老一样严重,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再加上这次外出,杨老又硬撑着几次出手。
即便有之前太元武馆专门为他配备的医师协助治疗,恢复的希望依然渺茫。
柱子的药膳……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
何裕柱一直守在炉火旁调整火候,不时往炉里添柴。
这时,锅里散发出的浓郁香味已经弥漫了整个院子。
这种香气不同于普通食物,还夹杂着药材的清新味道,淡雅而令人神清气爽。
王行站在院子里,哪怕只是轻轻嗅了一口,也能感到精神振奋。
他注视着炉上的药膳,眼中充满期待。
柱子熬的这药膳是真的有效!
何裕柱揭开锅盖,香气四溢,他瞥了一眼锅中的药膳,满意地点点头。
将药膳端起,虽然锅边已被烧得滚烫,但凭借他现在的体魄以及体内隐隐流动的内力,短时间内端起它完全不成问题。
进屋后,何裕柱把药膳放在屋内的一张木桌上。
用碗给师父盛了一碗,端到床边。"师父,药膳熬好了,请您试试。”
何裕柱这样的举动,完全可以称作是以对待父亲的态度来照料杨佩元。
杨佩元在屋里已经闻到了外面传来的香味。
此刻,看到端药膳到床边的何裕柱,他的目光也流露出感动之情。
自从收这个徒弟以来,这孩子就对他的健康格外用心。
不仅自学药理,还帮他想办法治病。
就算亲生儿子,恐怕也做不到这样。
而且,以他的敏锐感知,自然能感觉到这次柱子熬制的药膳,与之前的几次截然不同。"好。”
杨佩元没有多言,只吐出一个“好”
字。
但这简单的字句中蕴含的情感,却无法向外人诉说。
接过药膳,碗里的雉鸡肉与药材熬成的汤汁看起来简直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
色泽诱人、味道淳厚,若非事先知情,谁都想不到这是用来治病的药膳。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柱子的基础非常扎实。
药膳终究离不开饮食范畴,但药膳与普通膳食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通常人若能在其中一门有所专精便已不易,而柱子不仅厨艺达到5级,药理也突破至3级。
可以说,在这两个领域中,能做到像柱子这般精通的,恐怕只有他这样的人才。
因此,他熬制的药膳既讲究口感又注重药效。
在何裕柱的注视下,杨佩元很快就吃完了那碗药膳。
何裕柱没有多言,起身再去盛了一碗。
仅仅片刻工夫,杨佩元便连吃了四五碗,锅里的药膳也消耗了大半。
这样的饭量对常人而言或许过多,但对宗师级别的武者杨佩元来说,却很平常。
这自然也得益于柱子高超的手艺。
吃完第五碗后,坐在床边的杨佩元忽然眼神微动。
一股热流在他的体内缓缓升起。
作为宗师级武者,他对自身每处细微变化都极为敏感,这种异样自然第一时间察觉。
随即,杨佩元脸上浮现出喜色,他知道这是药膳开始发挥作用了。
站在一旁的何裕柱看到师傅的反应,立刻明白了情况,于是端起锅碗悄然退了出去,没打扰到师傅。
院子里,王行正在演练自己的拳法。
凭借暗劲巅峰的实力,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能带动衣袖猎猎作响。
见到柱子走出来,王行停下动作,下意识地凑近了几步。“柱子,杨老他……”
目光投向杨佩元所在的房间,王行的眼中满是担忧之色。
毕竟,杨老不仅是他们的恩师,更是全家人的依靠,他对杨老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药效已经显现,师父正在吸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