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基础配置,船体是木质结合简易钢质船体。”
看见陈稷没做声,他继续介绍道,“顶配是加装了声呐系统和冷藏设备,船体是玻璃钢和混凝土浇铸成的,吨位在两百吨,坚固耐用。当然这个价位,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比如进口的二手船。”
陈稷点了点头,说道,“那顶配的,确实是好了不少。”
他有自己的考虑。
木质渔船容易腐蚀,每年的维修费用,远远比顶配的玻璃钢混凝土浇铸的船体,高得多了。
况且顶配中型渔船除了船体坚固,还有声呐系统,有了这个,渔民就能精确定位鱼群。
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不然仅凭渔民的经验与运气,哪里及得上声呐系统加上经验来的产量高。
杨建军认同的道,“对啊,肯定是顶配的好,可价格也翻了一倍。”
陈稷说道,“那就给我来三艘吧,顶配的中型渔船。”
大型渔船,暂时他还不考虑,一来是资金不够,二来是船员都还没来得及招募。
何况这年头渔业还没兴起,有几个船员具备远航能力的经验。
没有师傅带,大型渔船哪是这么好开的。
这件事得一步步来,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什么?三艘?”
听到陈稷一开口就要买三艘顶配的中型渔船,杨建军震惊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一艘渔船二十万,三艘那就六十万!
他知道陈稷手里有钱,却没想到魄力这么大。
果然,干大事的人和他们就是不一样。
不过杨建军很快就反应过来。
他连忙劝道,“陈兄弟,我劝你渔船还是要一艘一艘的买,不然很难操作。”
随即,他就一脸认真的解释起来。
“一艘二十四米的中型渔船,需要一名船长,助理船副一名,轮机长一名,助理管轮一名。除了这四个职务船员,你还需要配备水手,炊事员等等,起码也得十二人。”
“也就是说,一艘中型渔船起码要十六人,三艘中型渔船,那就要四十八人。”
陈稷皱眉想了想,不确定道,“这没问题啊?杨经理,要是我在你们这买三艘渔船,你们是不是得提供点其他售后服务?”
“什、什么售后服务?”
杨建军有些懵逼。
陈稷这才想起来,这个年代哪里有售后服务的概念。
“我这么跟你说吧,你也知道,我是有买三艘渔船的打算的,可我买回去以后,那也需要大量船员的。所以你才劝我渔船要一艘一艘的买,对不对?”
“……对。”
“可这么一来,你就错过了两单生意。”
陈稷笑道,“我购买三艘渔船,肯定是需要配备足够船员的,只要你们提供培训船员的服务,马上就能赚到三艘中型渔船的钱了,难道这不划算吗?”
“哎,这?”
杨建军狠狠一愣,随即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对啊!这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他们珠江造船厂负责船员培训,能花得了多少钱。
何况这笔钱花出去了,珠江造船厂的知名度那不就提升起来了!
“陈兄弟,你果然是干大事的!想得可真周到啊!那就按你说的办,你买船,我们负责帮你培训船员!”
杨建军重重地拍了陈稷两下肩膀,随即又道,“不过,你需要三艘中型渔船的话,这得先要预交二十万定金。”
“不用交定金了,直接全款吧,你们造船厂给我开一张发票就行。”
陈稷嫌弃这几十万拿来拿去的麻烦。
“那好,我这就给你开发票!”
杨建军取来一沓票据,在上面奋笔书写,最后把写好的发票撕下,递给了陈稷。
他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陈兄弟啊,你先等等,我这就打电话通知造船厂的总经理,让他亲自过来接待一下你。”
造船厂一下子卖出去了三艘中型渔船,还是私人买家,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陈稷阻止道,“不要了,我是来买渔船的,不用搞得那么复杂,现在买到了,我也该走了。”
要是让造船厂总经理过来,那就少不了一番应酬,估计没两天下不来。
那对他没有任何用处,还浪费了不少时间。
接着,陈稷又问,“杨经理,那就麻烦你安排人,把渔船开到平山县的潮田大队,潮田村。”
杨建军拍着胸口说道,“没问题,到时我一定亲自带队过去,培训船员的事,也都交给我了。”
“至于那三艘中型渔船,除了办理相关手续,还要进行组装,但你放心,最晚一个星期之后,渔船就会交到你的手里。”
“嗯。”
看了看手里的票据,陈稷没什么不放心的。
杨建军忽然说道,“不过陈兄弟,你回去以后,一定要尽快建造一个临时码头,不然这船停不了。”
陈稷一想对啊,他差点都把这件事给忘了,中型渔船和潮田村那两艘小渔船,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
没有码头,小渔船还可以推上海边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