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就给你们讲讲什么才是法治。”
陈平看着有些许茫然的朱棣和朱雄英,也是一阵无语,不过他也明白,这并非他们的原因,而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让他们发现不了其中的问题根本。
“法治讲究的是什么?很简单,那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治国,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需要通过完善法律体系,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和权利保障依据,避免治理的时候随意而为,比如说你们大明律,就是因为不可更改又太过严苛,后世就用以例代律来处理案件,直接让大明律形同儿戏。”
“有法必依,是要求官方、百姓和各种组织都要严格遵守法律,以法律至上为原则,像是你们现在皇帝那什么,靠着自己的心意随便下重刑折磨人的,实在是没什么格局。”
“违法必究,任何违法行为都要追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依法治国,则是将上述原则整合为治国方略,推动国家发展进步,做到经济健康发展,政治清明,社会长期稳定,最终实现长治久安!这么说,你们明白了吗?”
陈平一口讲完法治的观念,只觉得口干舌燥,拿起混了水果、糖浆、冰碴的牛奶一饮而尽,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一个字,爽!
朱雄英和朱棣则是听完陈平的讲述后,久久未能回想,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构建了一个国泰民安的永恒国度。
“依法治国,原来是这样做的……”
隔壁的朱元璋等人听着陈平讲述的法治观念,也一时间愣住,片刻后,朱元璋脸上露出向往之色。
他也是才知道,原来把法律搞好了,还有这么多的好处,这在过去是他没有意识到的。
太子朱标也是心驰神往,他并不觉得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有什么不可:
“如此法律真的执行起来,国家还能有什么乱子?陈先生当真是见识远大!”
“如此执行下去,对我等权贵来说也是一种限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老百姓受到权贵的剥削和压迫,的确甚好。”
李善长也是露出认可的神色,心向往之。
“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吧,最后我再给你们布置一个家庭作业,找出如今大明律之中不符合今日所讲的内容,并且尝试给出改变的方法,如果能完成……”
陈平说到这里,微微一顿,在朱雄英和朱棣不解的目光注视下缓缓开口道:
“如果你们能做到,那我给你们一个大奖励。”
此言一出,别说是朱雄英这个四岁的小孩了,就是皇帝朱元璋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是什么奖励啊?”
朱雄英兴奋地开口询问。
陈平摇摇头,脸上浮上神秘的笑容:
“保密,等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放心不会让你们失望。”
此言一出,众人越发兴奋了。
陈平是什么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的神人啊!
他许诺给出的奖励,难道还会是什么凡物不成?
此前陈平拿出的各种东西,可都是宝贝中的宝贝。
无论是新精盐的制法,还是织布机的两次升级换代,亦或者对经济、法治的讲解,无一例外都让他们收获良多!
“先生放心,我们回去一定将大明律之中不足之处都给挑出来!”
朱棣当机立断,生怕陈平反悔一样,一口答应下来。
这要是在过去,朱棣可不敢这么承诺。
大明律是朱元璋的“杰作”,在大明律身上挑错,不就是相当于指着朱元璋的鼻子说他的坏话吗?
不过现在,朱棣很明显是顾及不了这么多了。
而朱元璋听了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主要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陈平所说的奖励身上了。
……
当天,饱饱补个觉之后,老青幼朱家三代再次齐聚一堂,再加上李善长这个智囊也在一旁充当顾问,而在众人面前,堆放着是宛若城墙一般厚实的大明律,一册一册地整齐排列好。
“先说好了,只要你们找到大明律之中的漏洞,就尽管说出来好了。”
朱元璋背负双手,很是宽容大度地说道。
“这……不太合适吧……”
朱标犹豫了一下,使劲给朱棣使眼色。
朱棣瞬间会意,连忙说道:
“是啊父皇,大明律是您老人家亲自制定的,儿臣就算要挑漏洞,也该背着您。您看要不您先回避一下?”
朱元璋闻言脸色立刻黑了起来,咬牙切齿地说道:
“咱都放下老脸让你们挑了,你们还啰嗦什么?咱一言九鼎,保证不揍你们还不行吗?”
“那不行。您一言九鼎,我还怕秋后算账呢,我还是回去睡觉算了。”
朱棣说完,转身就要走。
“回来!”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挤出一张笑脸说道:
“咱保证,你们挑出漏洞,不仅无罪,反而有功。咱要是敢发怒或者出言反驳,咱就自己揪一根胡子毛,揪完为止,行了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