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总反攻的号角吹响,刘峰的随行记者团也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投入工作。一张张记录着战争与胜利的照片,如同雪片般源源不断地传回后方。
为此,岚山中央情报局不得不紧急扩编,增设了一个全新的外部工作部门——“宣传部”。
他们的任务,就是从每日传回的海量照片中,筛选出最能鼓舞人心、最具代表性的画面,并对所有新闻稿件的用语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每一次对外宣传,都能精准地服务于国家的意志。
在一间灯火通明的暗房兼编辑室内,几名宣传干事正对着一堆刚刚冲洗出来的照片进行筛选。其中,关于西奥多的照片,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这张怎么样?西奥多司令独自一人面对魔族巨兽,背景是冲天的魔力光焰,充满了史诗感!”
“不行,这张把他拍得太像一个孤胆英雄了,会削弱我们集体主义的宣传。我觉得这张更好,你看,他正侧身指挥着一群装甲兵协同作战,这更能体现他融入我们集体的一面。”
刘峰也清楚地知道西奥多在爱德夏王国边境城镇为何能享有如此崇高的声望。因为西奥多就如同地球历史上的拿破仑,他从不会只窝在安全的指挥室内发号施令。
在战局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他总是会亲临一线,与他的将士们并肩作战。
尽管在后期,他可能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亲自冲上前去与敌人近距离互砍,但他那如同定海神针般的身影,本身就能给士兵们带来无穷的勇气和士气。
而西奥多在石能城保卫战中的表现,更是将这种领袖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逆风局还是顺风局,他都亲自上阵搏杀,时而是坚不可摧的盾,时而是无坚不摧的矛,自己一人就承担了多面手的角色。
正因如此,他麾下的白马军团士兵,才不像爱德夏王国内陆那些养尊处优的部队一样,缺乏战斗意志。
因此,刘峰打算借鉴现代社会成熟的宣传手法,让记者团们尽量捕捉那些指挥官们在战场上英勇指挥、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样子,再结合适当的滤镜、构图和帅气的动作,塑造出一批属于岚山共和国自己的英雄形象,以此来提升国民的凝聚力和战斗意志。
然而,西奥多的表现属实太过亮眼。那些零散的随营记者们,几乎将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他。一张张充满了视觉冲击力的战斗照片被传回后方,这让刘峰的头疼了起来。
照片本身是绝佳的宣传材料,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他必须想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能让所有民众都信服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爱德夏王国最伟大的英雄、曾经在庆南道上让他们损失惨重的敌人,会突然身穿岚山的军装,为他们而战。
否则,民众的质疑声将会如同潮水般涌来。“他是不是被我们俘虏后洗脑了?”“我们是不是和他做了什么秘密交易?”“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强者,真的值得信任吗?”……
这些疑问,足以动摇民心。但他又绝对不能将那个关于时空旅人“欧米茄”的、足以颠覆世界观的真相告诉给民众。
刘峰在指挥室里来回踱步,最终,他停在了一台电脑前,调出了一份电子文件。他看着屏幕上的内容,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缓缓地舒展开来。
他现在无比庆幸自己当初在战后力排众议,下令推行了“诚实性历史教育”的操作。他要求历史部门在编写教科书时,必须客观、真实地记录庆南道战役的全过程,并以批判性的、纯粹军事学术的角度,去分析双方的战术、战略和失误。
在那本教科书里,西奥多被描绘成一个“战斗能力近乎完美,但愚忠于腐朽政权的悲剧英雄”,而不是一个脸谱化的、残暴的敌人。
正是因为没有在宣传中煽动对西奥多等魔法师的个人仇恨,才为今天留下了解释的余地。
“不然,这个理由我还真的想不出来。”刘峰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个政治难题的钥匙。
在总指挥部完成最重要的宣传工作定调的同时,前线的战斗与建设工作也一刻没有落下。石能城外,那条曾被魔族截断的国道尽头,各式工程机械再次集结。
巨大的推土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将焦黑的土地推平;伐木机挥舞着巨臂,将挡路的树木成片地放倒。
大量的工人和工兵们喊着号子,挥汗如雨,为这条将直达魔族边境的“胜利之路”打下第一根桩基。
另一边,预留给高速公路的工地上则更是热火朝天。更多、更重型的架桥机和龙门吊已经开始搭建高耸的支模柱,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充满了新生般的活力。
然而,画风到了西奥多这边,瞬间从“基建狂魔”转变成了“神魔降世”。
他独自一人站在一片被炮火犁过的树林边缘,看着那些还在林中苟延残喘、试图重新集结的魔族士兵们,脸上没有丝毫的怜悯。
他只是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张开,一股无形的、磅礴的魔力瞬间以他为中心爆发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