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月10日,大黄蜂号返回了珍珠港,水兵们在码头欢呼着迎接他们的战争英雄,理查德·杜威将军的归来。
自中途岛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开后,借助传奇野猫战机中队的故事,理查德再度名声大噪,人们把这一切归功于他的优秀指挥,让他几乎成了每个美国人都家喻户晓的人物。
“大街小巷流传着他和野猫战机中队的传闻,人们无处不谈论这位海军英雄和他的舰载机飞行员们。”
一个美国人回忆道。
尼米兹、弗莱彻还有斯普鲁恩斯在港口等着他,看着理查德高挺的身板,弗莱彻不禁慨叹:“世界终究是属于这些年轻人的呀。”
理查德伴随着一路的掌声,此时的弗莱彻已经晋升为中将,担任北太平洋战区司令,斯普鲁恩斯也从上校晋升为了少将,成为了太平洋舰队的参谋长。
他来到两位长官面前,敬了军礼,斯普鲁恩斯也朝他敬礼。
尼米兹和弗莱彻均以军礼回应。
“知道你不想离开这里,但还是得返回华盛顿一趟,总统和民众将在那里迎接你。”尼米兹说。
“我会回来的,直到战争结束。”理查德说。
他知道一个人的名气越大,政府就越看重他的宣传价值,这时这个人为何出名的原因就被遗忘了。
“以后的航母舰队就由你来培养新人指挥了!”弗莱彻拍着他的肩膀说。
“我们还需要两位长官的英明领导,才能取得更多胜利。”理查德说。
13日理查德抵达旧金山,随后前往华盛顿。
在那里理查德被授予了银星勋章,并晋升为了海军中将。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海军中将,而且是凭借战功获得的晋升,回想战争未爆发的时候,理查德还只是海军上校,列克星敦号上的航空联队指挥官,仅在半年的时间里就连升两级。
在战争未爆发的时候,整个太平洋舰队只有3位中将,现在算上理查德有8位能堪大任的中将了。
他又回到家里,看望了自己的父母,母亲为他感到骄傲,父亲还是那么不苟言笑。
6月28日,理查德返回珍珠港,此时战争形势已经有了新的变化,根据情报显示,在中途岛惨败的日军,将南太平洋作为了新的战略目标,他们想借助大量的岛屿来对美军发动新一轮的攻势。
同时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由于电控故障,返回了旧金山维修,并准备进行新一轮的改造。
珍珠港目前有三艘航母,分别是萨拉托加号、企业号和胡蜂号,萨拉托加号和企业号两舰组成了61特混大队,由理查德进行指挥训练。
哈尔西此时还在疗养,弗莱彻和斯普鲁恩斯都调到了其他地方任职,尼米兹提拔了两个新人给理查德,分别是金凯德少将和诺伊斯少将。
金凯德指挥第16特混舰队,旗舰是企业号航空母舰。
诺伊斯指挥第18特混舰队,旗舰是胡蜂号航空母舰。
理查德则亲自指挥第11特混舰队,旗舰是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番号继承了原来的列克星敦号的特混舰队。
7月卢卡斯·温特也调回了萨拉托加号,担任航空联队指挥官。
不过谢尔曼没有调回来,总体的战争形势依旧很紧张,海军作战部的人手奇缺,金上将不会放走任何一个人。
新的舰长由德威克·拉姆齐担任,他是个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人,就像上个世纪的贵族一般。
来到萨拉托加号上,她和列克星敦号几乎完全相同,要是非要找到什么不同点,可能就是烟囱上的条纹方向不同。
理查德站在甲板上,仿佛就像回到了列克星敦号上一样,一切场景都是那么的熟悉。
另外这次萨拉托加号的改装,去掉了四门没有用的舰炮,事实证明航空母舰不需要这个东西。
温特早早地就在甲板上等着他。
“长官,我们今天的舰载机训练项目是什么?”
理查德说:“安排我们的战斗机进行萨奇剪战术的训练,这种战术能够有效对抗零式战机的压制。”
约翰·萨奇在中途岛战役击落6架敌机一战成名,约克城号沉没后,理查德申请将他调到萨拉托加号上,担任舰队的航空训练教官,但是没有被批准。
作为补偿,理查德获得了同样可以进行指导萨奇剪战术的军官沃尔特·巴斯顿上尉,他在中途岛战役中作为萨奇少校的僚机,表现依旧十分出色。
6月末,萨拉托加号上更换了TBF鱼雷轰炸机,来代替老式的TBD鱼雷机,看着新式小巧的TBF,理查德获得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
TBF的服役无疑增加了舰载机群的实力,在每次的空袭报告中,鱼雷命中对舰艇损失是最大的,对于航空母舰来说,挨上一发鱼雷就得回到港口休假一个月。
另外TBF的服役对于航母作战的距离也有提升。
对于航母的作战距离,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以航程最长的攻击机考虑,TBF未服役前,SBD的作战半径是336海里,理查德可以选择在310海里这个距离发动攻击,预留13海里的舰载机作战航程,但是问题就是没有其他舰载机的配合,无异于自杀式袭击。这种战术只适合用在追击,战术夹击(补刀)上使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