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得意地扬着下巴,用手肘捅了捅孙昀“狗奴才,瞧见没?关键时刻还得靠本少爷吧?”
孙昀看着王岚那副快夸我的模样,不禁失笑,:“是是是,少爷英明神武威风八面,小的感激不尽。”
赵蓉也走上前,怜惜地揽住孙锦。
“锦儿不怕,没事了,以后有赵姨和你岚哥哥在,看谁还敢欺负你。”
说着又瞪了孙昀一眼,“你早该让岚儿带人把他们轰出去,何必让他们在门口吵嚷,平白让锦儿受惊吓。”
孙昀连忙笑着告罪:“是我考虑不周了。”
其实他并非心软,而是故意为之。
只想让孙全和李氏在众人面前彻底暴露嘴脸,今后他们若再想用亲戚长辈的名义来纠缠,也没用了。
赵蓉叹了口气,看着孙昀兄妹,眼神复杂:“罢了,你我还是信得过的。”
“锦儿要是害怕,随时来王家住。”
孙锦依偎在赵蓉怀里,却轻轻摇了摇头,坚定的抬起小脸。
“可是赵姨,这里才是我的家……”
赵蓉见她态度坚决,知道这丫头外柔内刚,主意正得很。
只得叹了口气,不再勉强:“也罢,不过……”
她转向孙昀,神色严肃了些,“孙昀,我留两个得力的护院在这边,平时帮着看看门,跑跑腿,你们不许推辞!”
这次孙昀没有拒绝。
他知道这是赵蓉的一片好意,也是对孙锦安全的保障。
他郑重行礼:“多谢夫人,孙昀感激不尽。”
赵蓉摆摆手,又叮嘱了孙锦几句,这才带着王岚和家丁们离开。
王岚临走前,还偷偷冲孙昀做了个鬼脸,用口型说道:“欠我一次!”
孙昀失笑,目送他们离去。
回到王家书房,王岚还在为刚才的事忿忿不平:“娘,您说那两人怎么那么坏?卖弟弟卖妹妹,还有脸上门要钱要房子?真是气死我了!”
赵蓉坐在椅上,揉了揉眉心:“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只看到孙昀和锦儿如今过得好了,却不想想自己当初做的孽。”
她顿了顿,想起路上所见,眉头微蹙。
“近来城里也不太平,流民越来越多了。岚儿,你平日出门也小心些,少去人多杂乱的地方。”
王岚闻言,收敛了嬉笑之色,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娘。”
她虽有些纨绔习性,但并非不谙世事。
近日在街上,也确实看到不少面黄肌瘦的外乡人,那景象看着让人心里发堵。
接下来的日子,似乎恢复了平静。
孙锦每日照旧去谢起那里学习,回来还会兴致勃勃地教初一和十五认字。
小院里时常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或稚嫩的问答声。
王岚被孙锦的学习劲头刺激,又被谢起和孙昀双重督促,倒也安分了不少。
每日苦着脸在书房里用功,偶尔溜出来找孙昀或孙锦抱怨几句“之乎者也”如何难啃。
王岚甚至惊人的诞生出了主动去青州府,找徐伯远求教的想法。
毕竟谢起的目光现在总是落在孙锦妹妹身上。
对她,除了话里话外的讥笑,就只剩嘲讽。
而她自己甚至还不如柔妹妹聪明。
只是她空有想法,徐学政却没空!
青州流民已成灾,徐远伯也要出面安抚流民,在府城忙得脚不沾地。
至于青园书院,也陷入了短暂的休学!
流民太多,世道太乱,青园书院里又多金贵学子和夫子,为安全起见学院选择了放假。
夫子们正好去衙门给县太爷出谋划策,处理流民之灾。
“狗奴才,这次可是本少爷想学,可老师不在啊!可以光明正大逃学喽!”
王岚笑得合不拢嘴。
“是,”孙昀默默拿起戒尺,“不过我们不管这叫逃学,叫自习!等老师回来,他肯定要查你功课。”
“还得补课补回来。”
王岚顿时又蔫了。
而孙昀也敏锐察觉到异常。
不仅仅是书院放假这么简单。
街角巷尾,蜷缩的流民肉眼可见地增多了!
就连县里的巡逻士兵,都多了不少。
这一日,孙昀陪着心情烦闷借口出来放松,实为逃学的王岚在街上闲逛。
刚转过街角,便看到一处骚动。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死死抓着半块粗面饼,跪在地上向摊主磕头:
“行行好,行行好吧!”
“我孙子快饿死了,就这块饼,赊给我,我以后做牛做马报答您……”
那摊主是个中年汉子,一脸不耐烦,用力想掰开老妇人的手:“滚开!老东西!”
“你们这些贱民我还不懂?借着可怜来讨饼,给了一块便要第二块,见人心善就直接疯抢!”
“比蝗虫还过分,滚!滚远点!”
“求求您了!就一块饼……”
老妇人哀嚎着,死活不松手。
周围很快围了一圈人,指指点点。
却无人伸出援手。
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自从流民进城,这种事情时有发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