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里很安静,只有窗外远处粮仓修复工地传来的、有节奏的金属敲击声隐隐传来。
静怡深吸了一口气,那混合着机油、墨香与古籍气息的空气似乎给了她力量。她抬起头,迎向刻晴郑重而带着期许的目光,也看向身旁理萌眼中无声的支持。她的嘴角缓缓弯起一个极淡、却无比清晰的弧度,那笑容里有着如释重负的坦然,也有一丝告别某个懵懂脆弱旧我的怅惘。
“刻晴大人说得对。”她的声音清晰而平静,如同山涧流淌的溪水,洗去了尘埃,“它记录的时刻,属于尘歌壶所有人共同的历史。它见证的勇气,也不仅仅属于我。让它走进档案馆,告诉未来的人们我们曾如何战斗,如何守护希望……这是它最好的归宿。”她向前一步,亲手打开了那个透明的保护罩,指尖轻轻拂过冰冷鞋面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动作温柔得像在合上一本记载着自己最重要篇章的古籍。“请将它带走吧。它属于历史了。”
刻晴郑重颔首,示意随行人员小心地捧起保护罩。“尘歌壶会铭记这一刻,静怡小姐。”她承诺道,随即告辞离开。
门扉轻轻合拢,将外界的声响隔绝。
静怡走到窗边。窗外,被巨大工程鹰架包裹的粮仓主体结构上,厚重的黑色“冰川”在特制的热能法阵持续照射下已基本消融殆尽,露出下方破损不堪的屋顶和墙体结构,像一块巨大的、正在愈合的伤疤。探照灯的光束如同利剑,刺破修复现场的尘埃,工人们的身影在其间忙碌穿梭。更远处,霓裳花田在恒定的人造微风中轻轻摇曳,流淌着静谧的紫色光晕。
她低下头,看着脚上舒适、支撑良好的乐福鞋。这双脚,再也不用勉强塞进13厘米的“恨天高”里,去维持一份摇摇欲坠的体面。改变的代价是褪去一层旧壳,过程带着痛楚,却也让她步履更稳。
书桌上,摊开着最新一期的《尘歌壶日报》。她的专栏《文明火种》占据了显着位置,标题是《明蕴镇的矿工歌谣与契约精神》。这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个平台,一个将书库中沉寂的智慧星火传递给更多人的渠道。
耳边似乎又响起学堂图书角里,那个小女孩举着《提瓦特风物志》兴奋的声音:“静怡老师!这个!这个和您那天晚上遇到的魔物一样可怕吗?”那眼中燃烧的、对未知世界和历史的好奇光芒,微弱却执着,如同穿透厚重云层的初阳。
桌角,那双曾象征着她所有尴尬、恐惧与被迫勇气的玛丽珍鞋已被带走。昨日那个在聚光灯下手足无措、在孩子们追问下狼狈不堪的篇章,终于落幕。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窗玻璃上氤氲开一小片白雾。壶内灯火通明,结界流光稳固,农业试验田里新培育的“赤穗·深根”在模拟光照下舒展着墨绿近黑的叶片,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表面的宁静与繁荣,如同精心涂抹的釉彩。
然而,静怡的目光扫过远处结界边缘那偶尔泛起的、不易察觉的金色涟漪时,心头那根弦依旧紧绷着。刻晴眼中那抹挥之不去的、如蓄势雷霆般的凝重;理萌在实验室里对着加密文档沉默时,周身散发出的那种近乎锋锐的专注……都在无声地昭示着同一个事实:冰封粮仓的寒潮只是序曲,愚人众的阴影与深渊的低语从未远离。刻晴口中那场名为“砺锋”的行动,如同在尘歌壶狭窄的壶口处悄然凝聚、翻涌不息的暗流,随时可能冲破平静的表象,化作席卷一切的惊涛骇浪。
风暴将至。而她,和他们,都已被推至这风暴的中央。
喜欢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