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傍晚接到静安的电话,看看时间不早了,就来到裁缝店的外面,把闸板上了。锁了店铺,去魏大娘家接冬儿。
母亲不会骑自行车,又舍不得一块钱坐三轮车,她是想等到了魏大娘家接了冬儿,再一起坐三轮车回家。
到了魏大娘家,却发现大门挂着锁头,她问了左右邻居,才知道魏大娘病了,已经被儿子接走。
静安肯定知道魏大娘走了,那她把冬儿送到哪去了?
母亲在电话亭给九光打传呼,九光只知道静安今天要把冬儿送到幼儿园。具体送到哪个幼儿园,他也不知道。
九光跟母亲说:“静安早晨说了一句,好像要送到家跟前的幼儿园。”
1995年,开幼儿园的并不多,三两条街上才会有一个幼儿园。
母亲连忙往静安家走。把附近的两家幼儿园都找遍了,也没发现冬儿。
母亲急了,赶紧花钱坐了一辆三轮车,回到裁缝店,她找到静安打给她的电话,回拨过去。
做寿的东道主家对母亲说:“演出队已经走了——”
母亲焦虑不安,冬儿到底在哪个幼儿园。
天早就黑下来了,外面下着雨,雨虽然不大,但是这雨水把人心搅得更乱了。
母亲又从裁缝店出来,再次打车去了静安家。
家里没人,整个院子里没有一点灯光,房顶的烟囱上也没有冒出炊烟。
母亲又赶紧来到胡同的小铺给九光打传呼,等了半天,九光也没有回话。
母亲只好向静安的婆家小铺走去。起初,她不想去静安婆婆的小铺,担心婆婆知道这件事会埋怨静安。
母亲早已在心里骂了静安多少句了,但别人骂静安她还是心疼。
没想到她走到小铺,却从窗口看到冬儿坐在小铺里,手里拿个面包在吃呢。
母亲这心终于落下了。
坐在椅子上吃面包的冬儿,听到开门声,连忙扭头向门口看,看到母亲来了,她哭着说:“姥姥,姥姥——妈妈呢?妈妈呢?”
冬儿的哭声,把母亲也惹得掉了眼泪。
母亲说:“姥姥找了你好几个幼儿园,没找到,都把姥姥急死了,你咋来这儿了呢?”
婆婆见到母亲,就开始埋怨静安。
婆婆说:“你说你闺女太没遛了,出去玩这时候还没回来,九光搞工程呢,孩子扔在幼儿园没人管,没有要了——”
母亲知道这件事静安做得欠妥,也就没在乎婆婆的话难听。
母亲说:“那冬儿咋到小铺的?”
婆婆说:“开幼儿园的老师是我们邻居,知道冬儿是我孙女,就把冬儿送到小铺。人家下班要回家,谁给你看孩子啊?你说说,孩子的妈都不管孩子,谁还替你管孩子?”
母亲抱着冬儿,什么也没说话。
一旁的公公忽然说:“你说她一个媳妇,做了孩子的妈了,还到外面唱歌,抛头露面成什么样啊,自古戏子哪有几个好人呢!”
母亲一下子火了,瞪着静安的公公说:“你这当老公公的,有这么说儿媳妇的吗?再说我闺女出去唱歌是挣钱,不是跟人扯犊子去了,你在我面前说话干净点!”
公公被母亲抢白了几句,心里也有火,他在婆婆面前强势了一辈子,婆婆什么时候敢这么对他说话?
今天,公公却被静安的母亲数落一顿。
公公恼羞成怒:“就你闺女这样,当初我儿子就不应该娶她,败坏了我家的门风!”
母亲也被激怒了:“你说话咋那么损呢?我闺女嫁给你儿子之前,你咋不这么说呢?那我就是死,也不会让我闺女嫁到你们家!
“现在我闺女九死一生,把孙女给你们生下来,你们说这种忘恩负义的话,你们还是人吗!”
婆婆见静安的母亲呲哒公公,她也不高兴了,说:“亲家母,你这话可不对,我们娶谁家的闺女,不给我们生个孙子孙女呀!”
母亲说:“谁生了孩子都比我闺女享福多!就我闺女这么能干,生了孩子就上班,周末都不歇着,出去挣钱,就我这闺女,你万里都挑不出来这么一个好闺女!我闺女当初瞎眼了,嫁到你们家!”
母亲伸手一指公公,忿忿地说:“都是你这个老犊子干的损事,当初你要是把房本办下来,写上九光的名字,我闺女也不至于拼命挣钱,要买房子!都是你们造的孽,太自私了,就一个儿子,还跟儿子儿媳妇玩心眼!”
屋里吵吵闹闹,冬儿吓哭了。
这时候,外面一辆摩托车在雨雾里奔了过来,在门口停下,一身雨水的九光开门冲了进来。
九光一把抱住冬儿,把冬儿紧紧地抱在怀里,用脸贴着冬儿的脸,说:“冬儿没事吧,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
冬儿依偎在九光的怀里,委屈地哭着说:“妈妈呢?妈妈呢?”
九光说:“你妈死了,不回来了!”
冬儿嚎啕大哭,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九光的话。
母亲不高兴了:“九光你说的那是人话吗?我还在这里站着呢,你咒我闺女死了,你们是夫妻呀!你就这么对待你媳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