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到家后,换上拖鞋,他袜子的两个后跟儿都磨漏了,补过一次。
家里除了电视是几年前买的,多少年了,都没再添过新物件。
父母省吃俭用,供静安和静禹两姐弟上学,过年时,老妈给静安静禹做套新衣服新裤子,她跟老爸一人只做条新裤子。
这些,静安都默默地看在眼里,她怎么张嘴向她妈借钱,给九光做生意?万一赔 呢?
小家小户,赔一次,多少年能缓过来?
老妈抬眼打量静安:“肚子咋样?有啥反应?”
静安笑:“就是孩子在里面动的时候多了。”
老妈说:“没事就多跟孩子说说话,以后,别总生气了,你总生气,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孩子出生后,也跟你一样好生气。”
静安说:“没人惹我,我生啥气?”
老妈说:“九光呢,你们俩咋样?没闹叽咯吧?”
静安笑笑,没说话,摇摇头。
知女莫若母,老妈见静安不说话,就知道两口子可能拌嘴了。
她说:“静安呢,两口子小小不言的,就过去吧,别那么较真,要是跟男人较真,你得气死!”
静安说:“妈,我俩总是说不到一起去,他想那样,我想这样——”
老妈说:“你没结婚前,妈就跟你说过,你和九光没有一点是一样的,九光喜欢动,你喜欢静;他喜欢冒险,你喜欢稳当;九光现实,你满脑子都是不切实际的那些想法。他不看书,大字不识一箩筐,你呢,喜欢看书,你说你们俩,哪点一样?”
静安知道,跟她妈抱怨,就是这样的结果。
老妈接着说:“我跟你说这些不是埋怨你,埋怨也没用,你都结婚了,肚子里的孩子明年就生了,说啥都晚了,你就想想,两口子怎么把日子过下去。”
静安还是不说话,默默地包豆包。
老妈说:“夫妻想法不一样,也有不一样的过法,总之,别总吵架,吵时间长了,感情就淡了。夫妻就要拧成一股绳,往一处使劲,这日子才能过得红红火火。”
静安点点头。
老妈忽然叹口气:“我明天要去你姥姥家一趟,你姥姥病了,每年下完一场大雪,你姥姥就会病一场。”
静安眼前出现姥姥的模样,个子不高,黑色的裤子,黑色的上衣。
姥姥已经80多岁,姥姥穿的衣服是偏襟的,从脖子下面系扣子,然后拐弯儿,拐到身体一侧。
姥姥穿的裤子是肥的,到了裤腿,用一块黑色的布条,把裤腿一道一道,紧紧地缠起来。听姥姥说,那叫绑腿。
姥姥的脚是小小的,她缠过脚。比静安脚掌一半多一点点。
姥姥的脚可丑了,又宽又厚,不像静安的脚丫,是细长的,有足弓,穿高跟鞋好看。姥姥的脚,一辈子也穿不了高跟鞋,她只能穿自己做的鞋。因为外面卖的鞋,鞋号没有姥姥脚那么小的鞋号。
有一次,老妈给姥姥买了一双黑色的圆口布鞋,送给姥姥,姥姥很喜欢,平常在家舍不得穿,只有出门,到她几个姑娘家里才会穿。
姥姥穿这双鞋的时候,用棉花在鞋尖垫了一大块,可走路的时候,鞋还会掉。
后来,姥姥就在鞋上缝了一根鞋带儿,把圆口布鞋,变成了系带儿的布鞋。
静安听到姥姥病了,有点想姥姥:“妈,那我明天跟你去看姥姥。”
姥姥跟老舅一家住在一起。
老妈说:“别去了,你怀孕了,尤其这时候,不能串门儿。”
这时候,静禹笑嘻嘻地凑过来:“妈,我姐回来了,咱家碗架子里那么多罐头,打开一瓶呗,听说,孕妇都馋,想吃好的。”
老妈笑了,嗔怪地看了她的老儿子一眼:“你是孕妇啊?”
静禹说:“妈,打开一瓶呗,给我姐吃,我也借光喝点罐头汤。”
老妈说:“我明天要去看你姥姥,准备带两瓶罐头去。”
静禹说:“碗架子里四瓶罐头,我都数了,给我姥姥送两瓶,还剩两瓶呢。”
静安看到弟弟那馋样,又可怜又可爱:“妈,打开一瓶呗,你们也尝尝。”
老妈没说话。静禹又央求:“妈,家里一点水果都没有,天天熬夜学习,嘴里一点味都没有。”
老妈笑了:“馋小子,你姐怀孕都没这么馋,打开吧。”
静禹高兴地跑出去拿罐头。
静禹高三了,功课有些难。闹心的是,他们班转来一个女生,跟他一张课桌,是一个特别爱说话的女生。
她上课说话,下课说话,上自习课还说话,叽叽喳喳的,说起来没完,跟只麻雀一样。
女同桌天天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她自己不烦,可把静禹烦透了,影响他学习。他想了好几天,怎么收拾这个女生,让她闭嘴,可一直没想出办法。
吃点山楂罐头,估计就能想出办法来。静禹发现,一旦吃了好嚼果,脑子转得可快了!
豆包已经包了两盖帘,老妈端着一盖帘儿的豆包走进厨房,去装锅。静禹把另一盖帘的豆包也端到厨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