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场夜巡时,李靖指着天边划过的流星说"此谓'飞星',主兵事"。承乾望着流星拖曳的轨迹,想起白天李震说"愿为良将"的模样,忍不住问"李公,少年何以为将"。老将军捻着胡须,目光深邃"如树木生长,需经风雨洗礼,亦需固本培元"。此时远处的营帐里传来程处默震天的呼噜声,倒像是军营里的更鼓。
帐内的"兵器谱"游戏正热闹,承乾用炭笔在木板上画刀,长孙冲添上刀鞘,李震又画上穗子,最后成了一把插着槐枝的"怪刀"。"此刀可斩秋草,亦可折柳",他笑着点评。程处默抢过木板嚷嚷"看我画斧",结果却画成一把带锯齿的怪斧,众人笑称"这斧头可专砍槐树人"。帐外传来刁斗声,少年们慌忙吹灭烛火假装熟睡,黑暗中却还在用手指比画着谁的"怪兵器"更厉害。
黎明前最静谧的时刻,承乾独自站在营门前,看启明星在天幕上渐渐亮起来。冰冷的露水打湿了襕袍,他却不觉得冷,远处的槐树影影绰绰,像一队身披铠甲的士兵。他伸手摸了摸身边的旗杆,旗杆上缠着的布条被露水浸得湿润,仿佛少年们训练时未干的汗渍,在微凉的晨风中轻轻飘动。
朱雀大街上,承乾微服而行,看见卖胡麻饼的老汉推着车经过,便买了两个分给房遗爱。"老人家,这饼里可加了槐花?"老汉眯起眼笑"太子爷好鼻子,今早刚摘的槐花蜜调的馅"。旁边的长孙冲指着饼上的芝麻,悄悄说"像极了于师的白胡须",惹得老汉放声大笑,又多塞了一个饼给他们。
路过国子监时,见太学生们在槐荫下激烈辩论。承乾挤进去,听见一个寒门学子正慷慨陈词"民为邦本",挥手间袖里掉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那是我抄的《孟子》",学子红着脸解释。承乾接过纸,见上面用淡墨工工整整地书写,纸边还画着一个啃饼的小人。"好字",他把手中的胡麻饼递给学子,少年咬下一口,细碎的饼屑掉在纸上,像撒了一层亮晶晶的星星。
宫宴上,承乾将亲手制作的"槐木梳"献给父母,梳背用小篆刻着"长乐未央"。长孙皇后摩挲着温润的梳齿笑道"我儿手巧,竟有工匠之技"。李世民则指着梳齿说"此梳可梳青丝,亦可梳心绪"。泰儿却调皮地抢过梳子给猫咪梳毛,猫儿"喵"地一声跑开,梳齿间留下几根雪白的猫毛,像极了冬日里轻盈的落雪。
东宫书斋内,承乾临窗而立,看窗外那棵青槐。树上的蝉蜕还在,只是颜色已由青绿褪成深褐。他拿起案头的《贞观政要》,书页间夹着一片去年的槐叶,叶脉清晰如初。忽然想起西市老汉的笑脸,原来这寻常日子里的烟火气,才是岁月里最值得珍藏的珍宝。于是提笔在页边写下:"少年游夏,不问纸布,但求心安。"墨字落在素白的纸上,像一滴清水坠入墨池,缓缓晕开却不洇透,正如那些看似平凡却闪闪发光的时光,在记忆的长河里静静流淌,从未褪色。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