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的霉味混着紫外线消毒水的气息,像一具陈年的尸体缓缓张开嘴。林涛用张薇的工作证刷开第三道门禁,感应器发出尖锐的"嘀"声,在空荡的走廊里激起回声。他盯着红色指示灯看了两秒——这已经是今晚第七次违规操作。
"权限只到1998年。"秦越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伴随着急促的键盘敲击声,"我正在破解深层加密,你先找纸质档案。"
林涛的指尖掠过金属柜,停在一个标着"特殊项目-7"的灰色档案盒上。灰尘簌簌落下,露出底下用红笔写的"镜面"二字。打开时,一张泛黄的照片滑了出来:年轻的陆文渊站在手术台旁,无影灯照亮他手中闪着寒光的脑部定位器。照片背面写着日期:1995.10.28——火灾前三天。
"找到了。"林涛用微型相机拍摄文件,镜头扫过一行触目惊心的记录:「7号受试者(杨振)今日完成海马体镜像植入,对原型(陆铭)的模仿准确率达到92%。副作用包括:左手动作滞后0.3秒,夜间镜面恐惧症。」
档案室突然断电,黑暗如墨汁般灌满空间。林涛的后颈汗毛竖起,听见某个角落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他屏住呼吸,手电筒光束刺破黑暗的瞬间,照见对面档案柜玻璃上自己的倒影——但那个"林涛"的嘴角正缓缓上扬。
"电路故障。"秦越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监控显示整栋楼只有你在负二层。"
林涛的呼吸在玻璃上蒙起白雾,倒影的右手突然举起了某样东西。他猛地转身,手电光照亮身后三米处一个敞开的档案柜——里面空空如也,只有第七格放着一本黑色笔记本。
笔记本扉页贴着陆文渊的工作照,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冷得像手术刀。林涛翻到中间被血迹黏连的几页,1995年11月1日的记录让他胃部抽搐:
「7号今晨撕掉了自己的脸皮,声称要"找到真的我"。令人振奋的是,他在无镜环境下仍能完美复刻原型的微表情。阶段三准备就绪,明日进行记忆覆盖。」
后面附着脑部扫描图,两张几乎相同的神经网络影像被红笔圈出细微差异。林涛的太阳穴突突跳动,照片里陆铭12岁的笑脸与审讯室里那个男人的面孔重叠在一起。他继续往后翻,突然僵住——最后一页粘着张薇的警官证复印件,眼睛部位被挖空,边缘残留着暗红指纹。
"秦越,"他对着耳机低语,"查一下杨振1995年的牙科记录。"
耳机里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他的右上第一磨牙在10月15日补过,但火灾尸体...等等,林队你看第37页。"
泛黄的病历上,陆文渊的钢笔字迹力透纸背:「11月2日紧急记录:7号出现严重排异反应,原型记忆碎片不断渗出。终止实验并启动备用方案——将7号记忆植入原型。上帝啊,他们现在都认为自己是陆铭。」
林涛的相机突然显示存储卡已满。他拔出卡片时,发现金属接触面有细微划痕——有人动过手脚。档案室深处传来金属碰撞声,像手术器械被碰倒。他悄声移动,手电筒光束扫过地面时,照出一串湿漉漉的脚印,44码,G型纹路。
"有人来过。"他按住耳机,"脚印还是温的。"
秦越的键盘声停了:"林队,我刚比对了张薇指甲里的纤维样本。与陆铭家地毯光谱差异12%,但与..."她的声音突然扭曲,"与疗养院地下室样本完全吻合。"
林涛的瞳孔骤缩。脚印消失在通风管道下方,那里用血画着一个歪斜的"7"。他爬上铁柜查看管道,发现内壁有新鲜摩擦痕迹,还有几根银灰色头发——与陆铭的纯黑色截然不同。
"秦越,陆铭12岁那年有没有..."
"失踪记录?"秦越打断他,"沈静烧毁的相册里缺了1990年7-9月的照片,同期疗养院有个'特殊家庭治疗项目'。"她顿了顿,"更诡异的是,火灾死者名单上有杨振,但骨龄鉴定显示那具尸体至少50岁,而当年的杨振才28岁。"
通风管突然传来三长两短的敲击声。林涛举枪瞄准的瞬间,一叠纸片从管道飘落。最上面是张薇与戴鸭舌帽男子的偷拍照,对方递信封的手背上,烧伤疤痕组成一个清晰的"7"。
"周小雅交出来的视频截图。"秦越说,"技术科刚确认那疤痕是浓硫酸造成的,而杨振1994年的工伤记录..."
林涛的耳机爆出刺耳噪音,随后传来陈队模糊的喊声:"...陆铭在审讯室发狂...一直喊镜子..."杂音吞没了后半句,接着是肉体撞击声和玻璃碎裂的巨响。
档案室的灯突然全部亮起。林涛眯着眼,看见自己刚才站的位置上方,通风管百叶窗微微晃动。他掏出证物袋装好头发,转身时撞倒了一个档案盒——散落的文件中,1998年的施工图纸显示,疗养院地下室新增了一间"镜面训练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