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平扛着两桶汽油过来,往摩托车油箱里灌:“这是过滤过的,烧着顺。”他又把自己那把备用斧头塞给刘二娃,“拿着,比砍刀顺手,真遇到丧尸,劈脑袋够劲。”
王二牛抱着个布包跑过来,里面是他给哥哥留的半块松脂,还有两块新烤的红薯:“时哥,二娃哥,路上饿了吃。”刘二娃接过来,往他手里塞了支自己做的木箭:“等我回来,教你射箭。”
张守义拄着拐杖,给了时敬发一个旧指南针:“这玩意儿准,比看太阳靠谱。记住,遇水绕着走,逢林多观察,晚上别扎营在开阔地。”老人絮絮叨叨地说着,眼里的关切像老陈醋,又浓又沉。
刘二娃的母亲赵春燕红着眼圈,拉着儿子的手反复叮嘱:“跟着时哥走,别乱跑,射箭看准了再放……”话没说完,被刘二娃打断:“妈,我知道,你放心吧,我能照顾好自己。”少年说得挺硬气,眼圈却红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时敬发和刘二娃就整装待发。两人都穿着耐磨的工装,背着鼓鼓囊囊的背包,时敬发骑一辆嘉陵摩托,刘二娃骑另一辆稍小的,车斗里捆着备用油桶和睡袋。
“走了。”时敬发冲众人挥了挥手,发动摩托,引擎发出“突突”的声响。
“路上小心!”陈鑫站在门口,看着他们,“三天后要是没回来,我们就去找你们。”
“知道了!”刘二娃回头喊了一声,脸上带着兴奋和紧张,摩托车跟着时敬发的车,拐上了通往外界的路。
晨光中,两辆摩托车的影子越变越小,最终消失在路的尽头。陈鑫站在门口,久久没动。林溪走过来,递给她一块刚烤好的玉米饼:“他们会没事的。”
“嗯。”陈鑫接过饼,咬了一口,目光望向远方。路的尽头是未知的城市,是可能存在的物资,也是潜藏的危险。但他知道,像时敬发和刘二娃这样的脚印,会一步步把青牧农场的希望,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哨塔上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烘干房的烟还在袅袅升起,菜地里的萝卜苗迎着晨光舒展叶片。青牧农场的一天开始了,带着对远方的牵挂,也带着笃定的生机——那些留在家里的人,会守好这个家,等着远方的人,带着新的收获归来。
喜欢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