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的眉头越皱越紧。他点开“鹰酱观察员”贴的第一个视频链接,画面确实模糊,像隔着毛玻璃,但能清晰看到那个穿着蓝白条纹病号服的人,以一种极其别扭的姿势扑向护士——膝盖不打弯,手臂僵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完全不像人类的动作模式。
他又切换到谷歌新闻,输入“米国 不明流感”,跳出来的报道大多语焉不详,标题全是“专家称无需恐慌”、“疫情可控”,但点进去看内容,全是官样文章,避重就轻。反倒是几个非主流外媒,用加粗字体写着“政府隐瞒了什么?”“街头出现无法解释的暴力事件”,但配图都是些无关的街景,显然是在打擦边球。
手指继续滑动,他点开一个军事装备测评的帖子,原本在讨论新出的战术靴,不知怎么也歪楼了:
“……说真的,这靴子防滑性不错,但真遇到事了,不如一把趁手的刀。我那把狗腿刀已经磨好了,就放在床头。”
“楼上的,你也觉得不对劲?我今天去枪店,发现9mm子弹和霰弹全卖光了,老板说进货渠道被卡了,暂时来不了货。”
“坐标德州,我们镇上的预备役昨天突然被召回了,说是‘例行训练’,但我邻居是军官,他偷偷告诉我,他们领到的是实弹和防化服。”
陈鑫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他放下手机,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往下看。小区里很安静,晚饭后散步的老人、追逐打闹的孩子、牵着狗的年轻人,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带着夏日傍晚特有的慵懒。斜对面的超市亮着灯,透过玻璃门能看到零星的顾客,并没有抢购的迹象。
可手机屏幕上那些文字和模糊的视频,像一根根细针,扎得他心里发毛。
他不是什么末日狂想者,也清楚网络上向来不缺危言耸听的谣言。但这次不一样——军迷论坛的核心用户,大多是些信息渠道比普通人广、逻辑思维也更严谨的人。这些人集体性地发出警告,甚至开始讨论“防身”、“备粮”,这本身就不正常。
更让他在意的是那些细节:一致被删除的视频、异常的搜索关键词、突然紧张的预备役、断货的弹药……这些碎片拼在一起,指向的绝不是一场“普通流感”。
他重新拿起手机,点开米国驻华大使馆的官方微博,最新一条还是三天前的“独立日庆祝活动回顾”,字里行间透着岁月静好。再刷国内新闻,关于米国“流感”的报道寥寥无几,即便有,也都强调“风险可控”、“暂未传入国内”。
这种刻意的淡化,反而让陈鑫的不安加剧了。
他点开自己的购物车,里面躺着上周刚加的压缩饼干、净水片和单兵自热食品——本来是准备下个月去野外露营用的。他毫不犹豫地点了“全选”,又搜了“医用酒精”、“N95口罩”、“碘伏”、“绷带”,能加购的全加了进去。
支付页面弹出时,他的手指悬在屏幕上顿了顿。
是不是有点反应过度了?
也许真的像网友说的,只是一场被夸大的疫情?
他抬头看向墙上的世界地图,目光落在米国的位置,又缓缓移到自己所在的D市。
隔着一个太平洋,就算真有事,传到国内也该有段时间吧?
可论坛里那个叫“海外党小李”的评论又跳了出来:“病毒不坐飞机,但人会啊。每天多少航班从米国飞来?”
陈鑫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确认支付”。
不管是不是真的会出事,备着总没错。
他关掉购物APP,重新点开利刃论坛,最新的一条回复刚弹出来,来自“鹰酱观察员”:
“刚收到消息,米国疾控中心今晚八点将召开紧急发布会。等着吧,能让他们打破常规在深夜开发布会的,绝对不是小事。”
手机屏幕的光映在陈鑫的脸上,他看着那条回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手机壳。窗外的蝉鸣依旧聒噪,但不知怎么,他忽然觉得,这夏夜的风里,似乎多了一丝若有似无的……血腥味。
七点十五分,客厅的电视里,本地新闻已经播到了娱乐版块。而千里之外的大洋彼岸,一场足以颠覆世界的风暴,正悄然酝酿。陈鑫不知道的是,他此刻的警觉,将成为他和身边人在未来炼狱里,活下去的第一块基石。
喜欢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