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庆宫的铜炉中,龙涎香袅袅升腾,将室内氤氲得暖意融融。安陵容倚在金丝楠木榻上,看着永琛和永瑞在地毯上摆弄着沙盘,模拟着朝堂议事的场景。永琛手持微型象牙笏板,有模有样地 “进谏”,永瑞则皱着小眉头,装作皇上思考的模样,稚气的举动却让安陵容心中涌起一丝欣慰与忧虑。
“小主,沈大人派人送来了密信。” 宝鹃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安陵容接过信笺,展开细细阅读,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朝中大臣的家族情况,尤其是适龄的未婚子女。她的目光在几个名字上停留许久,心中已然有了盘算 —— 皇子加封只是第一步,若想在储君之争中占据绝对优势,通过皇室婚姻扩大势力,才是关键之举。
“去请卫太医和沈小主,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 安陵容将信笺收好,对宝鹃吩咐道。她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宫殿,眼神深邃而坚定。
半个时辰后,沈眉庄与卫临先后赶到。沈眉庄一坐下,便开门见山地说:“陵容,我父亲传来消息,甄远道正在为甄嬛的妹妹玉娆物色夫婿,意图通过联姻进一步巩固甄家的势力。我们必须尽快行动了。”
卫临也神色凝重地说:“娘娘,太医院这边虽能掌控后宫众人的身体状况,但在前朝联姻一事上,怕是难以帮上大忙。不过,臣听闻吏部侍郎周衡之女周婉清,才貌双全,且周衡与甄远道素来不和,或许是个不错的人选。”
安陵容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周婉清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但仅凭这一桩婚事还远远不够。我听闻,蒙古科尔沁部的公主苏日娜年方十六,尚未婚配。若能与蒙古联姻,不仅能增强我们在朝堂的话语权,还能稳固边疆。”
沈眉庄皱了皱眉头:“陵容,与蒙古联姻牵扯甚广,且太后向来重视与蒙古的关系,此事恐怕没那么容易。”
“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抢先一步。” 安陵容眼神坚定,“明日,我便去求见太后,试探她的口风。卫太医,你在太医院留意太后的身体状况,若有机会,旁敲侧击地提及联姻之事;沈姐姐,你让沈大人在朝中散播消息,就说皇上有意为皇子们择选良配,看看各位大臣的反应。”
第二日,安陵容精心打扮一番,前往寿康宫拜见太后。她手中捧着一盒珍贵的雪蛤膏,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太后万福金安。近日臣妾得了些上好的雪蛤膏,听闻对保养身体极有好处,特意给太后送来。”
太后坐在榻上,接过宫女递来的茶盏,轻抿一口,缓缓说道:“皇贵妃有心了。只是这后宫之事繁忙,你还得多多上心才是。”
安陵容福了福身,说道:“臣妾定当尽心竭力。只是臣妾近日听闻,朝中大臣们都在议论皇子们的终身大事,臣妾想着,若是能为皇上分忧,为皇子们择选贤良淑德的福晋,也是臣妾的福气。”
太后抬眼打量了她一番,意味深长地说:“皇贵妃倒是想得长远。只是这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两情相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安陵容心中一紧,却依旧保持着微笑:“太后所言极是。臣妾听闻蒙古科尔沁部的苏日娜公主聪慧过人,且与永琛年纪相仿,若是能促成这桩婚事,不仅能增进大清与蒙古的情谊,对永琛也是极好的。”
太后的脸色微微一变,放下茶盏,说道:“皇贵妃,蒙古联姻之事,关系到边疆稳定,岂是你能随意议论的?此事皇上自有安排,你不必操心。”
安陵容见太后态度强硬,知道今日难以说服她,便不再多言,转而说起了后宫的琐事。离开寿康宫后,她的脸色沉了下来。宝鹃小声问道:“小主,太后这态度,怕是不好办了。”
安陵容冷笑一声:“太后向来偏爱蒙古贵族,她定是想将苏日娜公主许配给其他皇子。但本宫绝不会轻易放弃。”
与此同时,沈眉庄传来消息,朝中大臣们对皇子婚配一事反应不一。支持安氏一族的大臣纷纷表示赞同,而甄嬛一派则以 “皇子年幼,不宜过早婚配” 为由进行阻挠。安陵容知道,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经在朝堂和后宫同时打响。
她决定改变策略,从周婉清这边入手。安陵容先是让父亲安比槐以同乡的名义,与周衡多有往来,时不时提及永琛的优秀;又让永琛在一些宫廷宴会上,故意与周婉清偶遇,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风度。一来二去,周婉清对永琛暗生情愫,周衡也对这位未来的女婿十分满意。
然而,甄嬛很快察觉到了安陵容的意图。她派人暗中调查周婉清,竟发现周婉清曾与一名书生有过一段私情。甄嬛心中大喜,立刻将此事告知皇上。
皇上得知后,勃然大怒,召来安陵容质问:“皇贵妃,你为永琛挑选的福晋,竟是这般不知检点之人!你到底是何居心?”
安陵容跪在地上,心中又惊又怒,却仍保持冷静:“皇上息怒。臣妾对此事并不知情,定是有人故意陷害周姑娘。臣妾愿亲自调查此事,还周姑娘一个清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