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号令权: 制度再复杂,中央的诏令仍是最高文件,地方得想办法执行。
用人权: 皇帝掌握官僚升迁的最后决定权,即便妥协,也有很大斡旋空间。
政治平衡术: 好皇帝会在宗室、门阀、权臣、外戚、宦官之间找平衡点,以柔制刚。
所以皇帝不是没权,而是权力运行在制衡中,需要的是“玩平衡”的智慧,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绝对掌控”。
下面,讲几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1)汉景帝与七国之乱
汉景帝刚即位时,看似手握大权,但诸侯王权力膨胀,连大臣都被地方势力拉拢。景帝只能一步步设计,联合朝臣、分化诸侯王,才在周亚夫等人的协助下平定七国。穿越文里皇帝下一道旨意就定天下?真到历史上,哪有这么简单。
(2)唐宪宗削藩
宪宗被后人称“中兴之主”,因为他敢削藩。可削藩用了几十年,打了十几次仗,搞到国力空耗。宪宗本人最后反被宦官毒死,削藩事业半途而废。
(3)宋仁宗制衡文武
仁宗朝看似太平,其实内斗不断。包拯、范仲淹、欧阳修这些贤臣也不是一团和气,各有派系。仁宗得不断在派系中做平衡,不然一派坐大,皇权就危险。
(4)明太祖杀功臣
朱元璋是真皇权极大的例子,诛杀功臣、收回权力。但代价是国初政局恐怖、官僚因循、地方积弊反而更深。
最后,给写穿越文的朋友几点建议:
别写成皇帝万能,反写权力博弈更真实更精彩。
加点制衡故事,比如皇帝如何斗权臣、宗室、宦官,比一刀切更有戏剧性。
写军政、财政、门阀阻力,反而显得主角更智慧。
别动不动搞“诏令一下,天下太平”,历史哪有这么快的事。
皇帝的权力是大,但不绝对。它大在名义、在中心、在法统;它受限于制度、受限于世族、受限于军政平衡。穿越文若真想写出权谋之精彩,不妨多从这些掣肘中去找突破点。比起“万能皇帝”,写个懂平衡、善用人、会妥协的皇帝,才更贴近真实历史,也更耐看!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历史不是爽文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