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身于战火与贫瘠的底层少年,如何在短短十余年间,构建起一个足以撬动全球金融天平、情报触角深达克里姆林宫密室阴影的庞大帝国?这背后隐藏的秘密、依赖的力量、以及其终极目的,都像一块散发着致命诱惑的巨大磁石,牢牢吸引着杜勒斯。
“启动‘深潜者’(Deep Diver)计划。目标:何雨昂(HE YUANG)。授权等级:阿尔法(最高)。任务窗口:巴黎。执行人:‘夜‘。
目标:不惜一切代价,穿透其核心防御,摸清其思想内核、致命弱点、潜在诉求及可收买性。允许使用除物理消除外的一切手段。” 杜勒斯冰冷而决绝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器下达了指令。他需要知道,这个“深渊”般的男人,到底想要什么?又可以被什么收买?
巴黎,乔治五世大街四季酒店,顶层总统套房。厚重的丝绒窗帘隔绝了城市的喧嚣与窥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血腥气。
何雨昂刚刚结束与总统在爱丽舍宫的首轮会谈。三个小时的博弈,如同在刀尖上共舞。戴高乐的老辣与对法国利益的寸土不让令他印象深刻,对方迫切希望稳定失控的粮价,但也毫不掩饰地将“磐石”视为撬动美苏两极、实现“欧洲人的欧洲”的关键棋子,言语间对关系的离间意图昭然若揭。
何雨昂则如最精密的仪器,运转无懈可击。他抛出了一个以“稳定供应链、技术共享、市场准入”为核心的“合作”方案,将解决粮食危机的球踢回给法国人,同时维持着与CIA那若即若离、令戴高乐捉摸不透的模糊姿态。
身体的疲惫如同沉重的铅衣压了下来。他靠坐在宽大的欧式沙发里,闭着眼,修长但略显苍白的手指用力按压着肋下那如同被烙铁灼烧的痛点。特效药带来的短暂安宁正在消退,灵魂深处那被层层枷锁禁锢的“深渊”传来的饥渴与撕裂感,如同永不停止的潮汐,冲刷着他意志的堤岸。
内线电话的蜂鸣声突兀地响起,打破了套房的死寂。负责何雨昂巴黎期间绝对安全的“磐石”巴黎站负责人、前法国外籍兵团少校雷诺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罕见的困惑和高度戒备:
“先生,打扰您休息。有一位自称亚历山大·杜邦(Alexandre Dupont)的先生坚持要面见您。他持有法国文化部最高规格的特别通行证,声称受总统办公室直接委派,负责协调您在巴黎期间的文化艺术交流行程。
通行证核验无误,权限极高…但是,” 雷诺的声音顿了顿,透出冷意,“此人不在我们事先收到的任何一份官方联络人名单上”
何雨昂缓缓睁开眼。墨色瞳孔中,疲惫如潮水般退去,瞬间被冰封般的锐利所取代。文化部?艺术交流?在与戴高乐刚结束一场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严肃会谈后,派一个文化专员?
这借口敷衍得近乎侮辱。更关键的是,“磐石”在巴黎经营多年,触角深植,竟未能提前捕捉到此人的丝毫信息!要么是法国方面临时起意安插的棋子,要么…就是此人拥有远超“磐石”当前情报获取能力的、深不见底的背景。
“让他进来。” 何雨昂的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他整理了一下因疲惫而略显松垮的衣襟,腰背挺直,如同即将迎接挑战的君王。深渊的意志,不容在对手面前显露半分颓势。
厚重的橡木门无声滑开。走进来的是一位年轻男子,约莫三十岁上下。他并非那种肌肉贲张的壮汉,身形颀长挺拔,如同巴黎美术学院里走出的古典雕塑。深褐色的短发一丝不苟,面容轮廓分明,鼻梁高挺,下颌线如刀削般清晰。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是罕见的灰绿色,如同笼罩着薄雾的森林湖泊,深邃、沉静,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睿智和难以言喻的忧郁气质。他穿着一身剪裁无可挑剔的深灰色萨维尔街定制西装,白衬衫领口挺括,没有领带,随意解开的第一颗纽扣透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随性与自信。
手中拿着一个薄薄的黑色真皮文件夹,步履从容,姿态优雅,周身散发着受过最顶级精英教育、浸润于艺术与哲学殿堂的独特气息。
“何先生,请原谅我的冒昧打扰。” 他的法语纯正优雅,带着巴黎左岸知识分子的腔调,声音低沉悦耳,如同大提琴的G弦,“我是亚历山大·杜邦,受文化部委托,有幸负责您在巴黎期间的文化艺术体验行程。”
他自然地走到沙发旁,保持着礼貌而舒适的距离,将文件夹轻轻放在茶几上,动作流畅而富有韵律感。“戴高乐总统认为,在紧张的经济议题之外,感受法兰西文明沉淀千年的艺术光辉与思想火花,或许能为您的视野带来新的维度与启发。”
文件夹里,是卢浮宫《蒙娜丽莎》前的VIP专场、凡尔赛宫镜厅闭馆后的私人导览、奥赛博物馆印象派杰作深度解读等安排,时间精确,细节无可挑剔,充满了法兰西式的考究与品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