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司业领着身着灰衣的离耳,沿着书院那蜿蜒曲折的古雅小径徐徐前行。小径旁,翠竹摇曳,竹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声吟唱着书院的悠悠往事。微风轻拂,送来缕缕清新的草木香气,与弥漫在书院中的浓浓书卷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不多时,两人便来到了器物阁前。这器物阁气势恢宏,古朴庄重,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伫立在书院之中,见证着岁月的更迭。
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无不彰显着其昔日的辉煌。朱红色的大门厚重而沉稳,门上镶嵌着的铜质门环,因岁月的摩挲而泛着古朴的光泽,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晕,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蒋司业走上前,伸手轻轻握住门环,用力一推,“吱呀——”一声,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缓缓散开,悠长而深邃,仿佛唤醒了阁内沉睡已久的器物之魂。
踏入器物阁,一股陈旧而独特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岁月沉淀与器物灵韵相互交融的味道,带着一种神秘而诱人的魅力。阁内,各式器物琳琅满目,有序地陈列在四周。
有的被精心放置在精致的雕花木架之上,有的则被安放在古朴厚重的展台上,每一件器物都仿佛是一位位沉默的历史讲述者,静静等待着有缘人去聆听它们的故事。
为了能在离耳面前展现书院器物的不凡,蒋司业特意吩咐弟子,将王昀嵩的天机扇放置在最为显眼的位置。这把天机扇,扇骨乃是由稀世罕见的乌木寒铁精心锻造而成。乌木寒铁,质地坚硬,光泽内敛,透着丝丝缕缕的森寒之气,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都凝结成霜。扇面则是以顶级的冰蚕丝织就,轻薄如羽,却坚韧无比。其上绘制着一幅精妙绝伦的星象图,点点星辰,璀璨夺目,仿若蕴含着宇宙的无尽奥秘,每一颗星辰的位置、亮度,都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测算与布局,神秘而深邃。
蒋司业侧身看向离耳,眼中带着一丝期许与忐忑,开口问道:“离耳先生,您看这器物阁内的诸多器物,觉得如何?这每一件可都承载着书院多年来的收藏与传承,其中,尤以这把天机扇为最,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此时的她,心中既有对书院器物底蕴的自豪,又隐隐担忧离耳这位实力高深之人会对这些器物有所不满,毕竟离耳的身份和实力,让她对其看法格外重视,她迫切希望能得到离耳对书院器物收藏的认可与建议。
离耳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炬,开始在阁内缓缓踱步,细细打量起每一件器物。他时而驻足,轻轻拿起一件器物,放在手中反复端详,口中还不时喃喃自语:“这工艺,倒是有些独到之处,只是在材质的选取上,若能再精进一些,想必会更上一层楼。”
时而凑近,仔细观察器物上的纹理和细节,微微皱眉道:“这纹理的刻画,虽细腻却少了几分灵动,失了些神韵。”神情专注而认真,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的这些器物。
当他的目光落在天机扇上时,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离耳轻轻伸出手,将天机扇拿起,置于眼前,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专注。他轻轻展开扇面,仔细端详着那幅星象图,良久,缓缓开口道:“此扇的材质与工艺皆属上乘,乌木寒铁的扇骨搭配冰蚕丝的扇面,相得益彰。这星象图的绘制,更是精妙,看得出绘制之人对星象学颇有研究。只是……”
离耳微微顿了顿,目光依旧停留在扇面上,“这星象图虽精妙,却似乎少了些许与天地灵气的呼应,若是能在此处加以改进,或许这把天机扇能发挥出更为强大的威力。”
眼见离耳先生对着那把在书院地位尊崇、堪称稀世珍宝的王昀嵩天机扇,神色平淡,竟丝毫没有流露出寻常人初见时那种惊艳与珍视,蒋司业的内心瞬间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泛起层层强烈的惊叹涟漪。
这把天机扇,可是王昀嵩家族费尽心力才寻得的宝物。其扇骨选用的乌木寒铁,乃是在极寒之地历经千年孕育而成,不仅质地坚硬无比,寻常刀剑难以损伤分毫,且自带一种神秘的寒力,能在关键时刻抵御强敌。
而扇面所用的顶级冰蚕丝,更是采集自冰原深处的千年冰蚕,经能工巧匠数十道工序精心织就,轻薄如羽却坚韧异常,其上绘制的星象图,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绘制者对星象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星辰排列暗藏天地玄机,仿佛能与宇宙星辰遥相呼应。
然而,此刻在离耳眼中,这把令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天机扇,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离耳似乎敏锐地察觉到了蒋司业内心那如惊涛骇浪般的诧异,他轻轻将天机扇放回原处,动作轻柔而舒缓,仿佛生怕惊扰了这阁内的宁静。
随后,他转过身,目光温和且深邃地看向蒋司业,犹如一泓深不见底的幽潭,透着洞悉一切的智慧。他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极具穿透力,仿佛能直抵人心:“司业,其实到了我这个境地,天下万物,皆可为器物所用。这并非是我自恃过高、妄自尊大,而是在对器物之道漫长且深入的探索与领悟过程中,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