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矛!” 李铮再次下令。
战车后的长矛手猛地向前递出长矛,锋利的矛尖如同毒蛇出洞,将试图攀车的突厥人纷纷挑落。有的突厥人侥幸冲到车旁,挥舞斧头劈砍,却只在铁皮上留下几道浅浅的白痕,随即被箭窗内射出的弩箭射杀。
战斗从午时持续到黄昏,突厥人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猛攻,环形阵地前堆满了尸体,鲜血染红了阴山的土地,却始终无法攻破唐军的防线。刚武车组成的环形堡垒,如同铁壁铜墙,牢牢挡住了突厥人的疯狂冲击。
突厥人的锐气,在一次次的冲锋中逐渐消磨。士兵们开始疲惫,眼神中的疯狂被恐惧取代,冲锋的势头越来越弱。
突摩勒看着尸横遍野的战场,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他隐隐感觉到,唐军的防御太过坚固,再这样耗下去,自己的军队迟早会崩溃。
就在这时,李铮站在高台上,目光锐利地扫过突厥阵型,突然对身旁的传令兵道:“去告诉龙骧将军,突厥右翼,兵力空虚,且多为乌合之众,是其软肋。命他率五千精骑,即刻绕至右翼,突袭其指挥中枢!”
传令兵领命,快马而去。
此时的龙天策,正率领他的先锋军(经补充后约五千人)作为机动部队,隐蔽在环形阵侧后方的浅丘中。接到李铮的命令,他金发黑眸中瞬间闪过一丝精光——老帅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黄强、吴天狼!” 龙天策翻身跃上战马,长剑出鞘,“随我冲击突厥右翼!夜凌、风影,率部分兵力掩护侧翼,防止敌军回援!”
“得令!” 众将齐声应和,五千先锋军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借着暮色和浅丘的掩护,悄无声息地绕到了突厥大军的右翼。
突厥右翼,正如李铮所料,多是临时征召的小部落士兵,装备简陋,指挥混乱。他们本就被正面的激战吸引了全部注意力,根本没料到唐军会从侧面突袭。
“杀!” 龙天策怒吼一声,身先士卒,长剑劈砍,第一个冲入突厥右翼阵地。
五千唐军精骑如同神兵天降,瞬间撕开了突厥的防线。黄强的开山刀劈砍自如,吴天狼的九环刀横扫千军,林冲的长槊直刺指挥的突厥小帅。唐军骑兵在敌阵中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所过之处,突厥士兵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唐军!唐军从后面来了!” 突厥右翼瞬间陷入混乱,士兵们纷纷溃散,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
突摩勒在中军看到右翼溃散,大惊失色:“不好!是龙天策!快!调左翼骑兵回援!”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龙天策的五千精骑,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突厥右翼的指挥中枢。负责指挥右翼的突厥小可汗,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吴天狼一刀劈落马下。指挥中枢一失,右翼彻底崩溃,士兵们四散奔逃,甚至冲乱了中军的阵型。
“总攻!” 李铮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在高台上挥动了帅旗。
早已蓄势待发的唐军主力,从刚武阵中汹涌而出。司徒晟的左军如同猛虎下山,直冲突厥中军;秦文辉的右军则迂回包抄,切断突厥的退路;环形阵内的长矛手、弓箭手也冲出阵地,追杀溃散的敌军。
唐军的反攻,如同潮水般猛烈。
前有刚武阵的坚不可摧,后有龙天策的奇兵突袭,突厥大军腹背受敌,彻底陷入了混乱。士兵们再也无心恋战,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
突摩勒看着溃不成军的队伍,知道大势已去,在亲卫的掩护下,带着残部仓皇向北逃窜。
阴山脚下的这场决战,以唐军的大胜告终。此役,唐军斩杀突厥士兵五万余人,俘虏七万余人,缴获战马、牛羊、军械无数,彻底摧毁了突厥的主力部队。
夕阳下,阴山南麓的战场上,唐军的旗帜迎风飘扬。李铮站在高台上,看着打扫战场的士兵,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龙天策策马来到阵前,与李铮相视一笑,两代将领的目光交汇,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刚武阵的稳固,奇兵的突袭,两者完美配合,铸就了这场决定性的胜利。这不仅是唐军对突厥的一次重创,更是大唐军事战术中“稳与奇”结合的典范。
属于北伐的“新篇章”,在阴山鏖战的硝烟中,翻开了最关键的一页。突厥的主力被歼,汗国的覆灭已成定局,而大唐的北方边疆,即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与稳定的时代。龙天策的名字,也随着这场战役的胜利,响彻整个漠北,成为突厥人闻之胆寒的“飞骑将军”。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英烈传奇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