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褒姒的表情。”
阿楚接过望远镜,对准城楼上的女子。
褒姒确实在笑,但那笑容里,没有半分喜悦,反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和……嘲讽?
“不对劲啊,”阿楚放下望远镜,“她好像不是因为烽火笑的。”
晏辰指了指周幽王手里的那个烽火台模型,那是他特意为博褒姒一笑做的玩具。
“可能,她笑的是这个。”
就在这时,周幽王下令点燃烽火。
浓烟升起,远处的诸侯们果然如历史记载般,带着军队匆匆赶来。
当他们发现只是一场闹剧时,脸上的愤怒显而易见。
阿楚看着这一幕,突然说:“我要是诸侯,也得气炸了。”
晏辰却注意到一个细节,有几位诸侯在转身离开时,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里,绝不仅仅是愤怒。
“事情没那么简单,”晏辰低声说,“你看那几位老诸侯,他们的军队虽然来了,但阵型散乱,根本不像紧急出兵的样子。”
阿楚再仔细一看,果然如此。
好像……他们早就知道这是一场闹剧?
褒姒在城楼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笑容里的嘲讽更浓了。
“她肯定知道什么。”阿楚笃定地说。
接下来的几天,阿楚和晏辰想尽办法接近褒姒,却都被周幽王挡了回来。
周幽王似乎把褒姒当成了隔绝外界的屏障,只要能让她留在自己身边,什么都愿意做。
直到有一天,阿楚在御花园的角落里,捡到了一块刻着字的玉佩。
上面只有两个字:“归位”。
“这是什么意思?”阿楚拿着玉佩问晏辰。
晏辰看着那两个字,眉头紧锁。
“我怀疑,褒姒的身份不简单。”
他想起史书里关于褒姒来历的记载,说是宫女生下的妖女,可哪有妖女会有如此清醒的眼神?
就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褒姒的贴身侍女找到了他们。
“我家娘娘,请二位过去一叙。”
侍女的表情很平静,不像对待普通人那样恭敬,也没有敌意。
阿楚和晏辰跟着侍女来到褒姒的寝宫,发现这里布置得异常简单,和她宠妃的身份极不相称。
褒姒正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面铜镜,却没有照自己,而是对着窗外的天空。
“你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吧?”褒姒转过身,开门见山地问。
阿楚和晏辰都有些惊讶。
“你怎么知道?”阿楚忍不住问。
褒姒笑了笑,举起手中的铜镜。
“这面镜子,是我偶然得到的‘天外之物’,”她解释道,“它能映照出‘异常’的存在,你们身上的‘异常’,太明显了。”
晏辰明白了。
所谓的“烽火戏诸侯”,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戏码。
“你故意让周幽王点燃烽火,是为了看清哪些诸侯有异心?”
褒姒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没错,”她说,“周幽王昏庸,但天下不能乱,我必须知道,哪些人值得托付。”
阿楚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褒姒的笑,是笑周幽王的愚蠢,也是笑那些明知是计却不得不来的诸侯的无奈。
“那‘归位’是什么意思?”阿楚拿出玉佩。
褒姒看到玉佩,脸色微变。
“看来,他们还是找来了。”
她叹了口气,解释道,自己其实是某个古老部族的后裔,这个部族世代守护着一件能稳定时空的神器,而她,就是这一代的守护者。
周幽王得到她,并非偶然,而是有人刻意安排,想通过控制她来夺取神器。
“‘归位’,就是让我放弃抵抗,把神器交出去。”褒姒的语气带着一丝决绝,“但我不能那么做。”
阿楚和晏辰这才明白,烽火戏诸侯的背后,隐藏着一场关于时空稳定的秘密战争。
周幽王,不过是被推到前台的棋子。
几天后,当周幽王再次想点燃烽火时,褒姒突然阻止了他。
“不必了,”她淡淡地说,“该看清楚的,我都看清楚了。”
周幽王虽然不解,但还是听了她的话。
那些原本准备再次看戏的诸侯,收到消息后,反应各异。
有的松了口气,有的则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阿楚和晏辰知道,历史的轨迹,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悄然改变。
离开的那天,褒姒送给他们一块小小的水晶。
“它能在危急时刻,帮你们屏蔽‘异常’的气息。”
阿楚接过水晶,真诚地说:“谢谢你,褒姒,你比史书上写的,厉害多了。”
褒姒笑了笑:“史书,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不是吗?”
一阵眩晕过后,阿楚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堆满竹简的房间里。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酒气。
晏辰正蹲在地上,研究着一个看起来很古老的砚台。
“这是……《王献之练字》?”阿楚看着墙上挂着的几幅字,虽然不懂书法,也觉得气韵非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