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氏则逢物而偶之者也故少而惠长而
以迷罔爲疾
且吾之此言未必非迷而况鲁之君子迷之
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荣汝之粮不若遄而
归也
解曰天下本无正是大道不涉言诠但圣
人垂世立教者不免於云云耳又恐学者
以衆人之言爲非而以圣人之言爲是遂
认而不舍守而不忘谚所谓黄金虽贵入
眼成瞖故老子曰吾之此言未必非迷况
鲁之君子立仁义忠信之教垂诗书礼乐
之文迷中之最迷者又安能解人之迷哉
荣汝之粮不如遄归盖使之返照求之於
内耳
燕人生於燕长於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
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
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
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壠曰此若
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
曰予昔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慙及至燕眞
见燕国之城社眞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解曰传教者有眞伪受道者有先後先入
者爲主後入者爲客今之学者先遇一师
传以伪法遂认而守之谓其无以复加矣
数年之後忽遇眞师传以眞理反执而不
信至于终身不悟良可悲哉故御寇设此
燕人过晋之喻斯人也生于燕而长于楚
旣老而归过於晋国同行者诳之曰此燕
之城也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
社也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
也乃涓然而泣指壠曰此若先人之坟墓
也乃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而大笑曰此
晋国也向吾绐若其人大慙及至燕国眞
见先人之庐冢悲心遂消沉而不能更发
矣盖境之感人初见则动情也深再见则
视犹平常且父母之邦本以乐生也今愈
近而愈蹙终至於涕泣而止尔何生之乐
哉又其所谓燕者初非燕国实晋城尔彼
以伪绐眞此以眞信妄自绐之者以观眞
足资其献笑尔由是知人之所谓内外亲
踈喜怒哀乐未有不犹燕人之绐也从而
亲踈忧乐之亦未有不见笑於造物者犹
燕之人也如亦悟其不眞则亦必思其当
悲忧之时何至而能尔也然而亲疏不在
物而在我眞伪不在境而在心心眞则虽
伪亦眞心惑则虽眞亦伪向俾晋人终不
自言其绐则燕人之情终亦不易矣及知
其爲绐虽眞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矣
何则人之心未始不眞一诱於人伪欲复
於眞不可得矣是以燕之人眞情一散漫
不可复其後彼虽以诚而来我亦审其无
妄矣欲强之悲终亦弗能矣可不慎哉尝
原老列之教大抵期镇斯民以无名之朴
使之不荡於伪而已不以治斯民於既浇
漓之後爲教也故道经终言无名之朴亦
将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而穆王之篇终
之以此也
穆王解
由皇而下至於王功虽曰道之屡降要帝王
之应世咸本於道皆圣人之所爲也特其因
时适变居帝者之世不得不爲帝功至王者
之时不得不爲王业尔治至於王功而末矣
虽贤人可乆之德亦庶几及之矣故禹汤文
武同爲王功啓之贤亦足以承禹之道成王
之中才亦能特守文武之业也至於穆王道
不足以传化人之妙不盈于德而谐於乐周
道自是而衰矣於帝言其盛於王言其衰始
终之理也且五帝之德三王之功其道密庸
或由幻化直若一梦尔故此篇剧言觉梦之
理有若古莽之国以梦中所爲爲实者有若
阜落之民常觉而不眠者役思虑於昼则昔
昔梦爲人仆劳形体於昼则昔昔梦爲人君
至於争鹿之讼则觉梦又不可得而辩矣圣
人应世之迹如斯而已诚能审觉梦之道则
知病迷者非本迷病忘者非本忘是非美恶
同之於道道化德业同於一致其尘垢粃糠
足以陶铸尧舜而有余而况於王功乎尝原
天下之治始於三皇方是时也以道在宥天
下民结绳而用之卧则居居起则于于可谓
至治矣然既己出道而爲治矣则时运而往
必降而爲帝者之德帝者之治若黄帝尧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亦已盛矣然德已显矣必
至於汤武之王人皆知王者之功见於夏禹
之时殊不知其闓端乃自於三皇之前而其
末存乎千岁之後也故譬道之每降犹水之
离源其流无已去本日远必不可复反矣庄
子谓有虞氏爲招仁义以挠天下谓圣人爲
不忍一世之伤而謷万世之患盖谓此也虽
然有圣人者能以道御时不随世降虽成周
之王可使民之攸塈不殊於至德之世此则
子列子之垂训有望於万世旦暮之遇也
冲虚至德眞经解卷之六
喜欢道藏辑要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道藏辑要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