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安足以识心哉
关尹子曰善弓者师弓不师??善舟者师舟
不师□善心者师心不师圣
抱一子曰轮扁断轮之妙父不可传於子
得之心应之手岂可以师传哉然则逢蒙
学射於??尽??之道果尽乎曰使尽??之
道则不思天下惟??爲愈巳也然学圣人
者自以爲尽圣人之道者如鼠饮河足猒
其量尔今善弓者师弓善舟者师舟以喻
善心者师心可谓善喻矣弓则有矢的步
力之可师舟则有帆柂风水之可法至於
心明则觉昏则而巳孰从而师之哉虽然
学者於动静语默之间向明觉昏昧处通
得一线则心之法有余师矣
关尹子曰是非好丑成败盈虚造物者运矣
皆因私识执之而有於是以无遣之犹存以
非有非无遣之犹存无曰莫莫尔无曰浑浑
尔犹存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
不可遣善去识者变识爲智变识爲智之说
尔知之乎曰想如思鬼心栗思盗心怖曰识
如认黍爲稷认玉爲石皆浮游罔象无所底
止譬睹奇物生奇物想生奇物识此想此识
根不在我譬如今日今日而已至於来日想
试殊未可卜及至来日纷纷相识皆縁有生
曰想曰识譬犀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
有月形而彼眞月初不在角胸中之天地万
物亦然知此说者外不见物内不见情
抱一子曰天地万物古今万事在人胸中
如月形生於犀牛之角彼犀不望月而想
则角无由而生月矣月形既存于角中则
尽犀之形不可去也以喻人之胸中万物
万事忘不得遣不得如昔日曾游之景再
游则忆记宛然皆识使然也且如今日见
某物某事至於来日所见殊未可卜及乎
来日纷纷想识皆縁有生若夫来日未至
事物未有之时此想此识根安在哉然则
今日想识皆妄想妄识明矣譬如无鬼思
鬼无盗思盗本妄想也而能生栗生怖之
妄情认黍爲稷认玉爲石本妄认也而能
生眞稷眞石之妄识然则睹奇物见异事
何异夫妄情妄识耶执而有之即於心府
可谓不智矣知乎此则知变识爲智之说
矣变识爲智则外不见物内不见情
关尹子曰物生于土终变於土事生於意终
变於意知夫惟意则俄是之俄非之俄善之
俄恶之意有变心无变意有觉心无觉惟一
我心则意者尘往来尔事者欻起灭尔吾心
存大常者存
抱一子曰识生於意意生於心善去识者
去其识之所生之母而已矣譬如物生于
土则终变於土识生於意终变於意事之
是非善恶虽以识分辨之而莫不皆随意
变也意在是非则识随而在是非意在善
恶则识随而在善恶是则子随母转也然
意虽有变心未尝变意虽有觉心未尝觉
知心无变无觉则意如尘之往来事如欻
之起灭皆不足以动吾心君而我心惟一
盖有大常者存焉耳
关尹子曰情生於心心生於性情波也心流
也性水也来干我者如石火顷以性受之则
心不生物浮浮然
抱一子曰後世言性者皆曰性生於心以
心爲母性爲子谓如五常之性根於一心
皆未达夫眞性之所以爲性三教圣人发
明性眞如出一口而贤人胶之此其所以
未入圣域欤孔子言穷理而後尽性理者
心也与孟子言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
知天意同释氏言明心然後见性故直指
人心见性成佛与今言心生於性皆以性
爲母心爲子也而尚恐学者未明又以水
喻之曰性水也心流也情波也则本末次
第历然易辨矣苟事物来干我而以心应
之不亦劳乎天下之事物无穷吾心之精
神有限以有限对无穷吾心殆矣惟圣人
以性受之则心不生而事物浮浮然不能
入吾之灵府矣
关尹子曰贤愚眞僞有识者有不识者彼虽
有贤愚彼虽有眞僞而谓之贤愚眞僞者系
我之识知夫皆识所成故虽眞者亦僞之
抱一子曰人之贤者可慕可重愚者不必
慕不必重事物之眞者易留意而难忘事
物之伪者不甚着意而易忘而谓彼贤愚
眞伪者皆我之区识苟知性识则虽贤者
亦愚之虽眞者亦伪之则变识爲智而易
忘矣
关尹子曰心感物不生心生情物交心不生
物生识物尚非眞何况於识识尚非眞何况
於情而彼妄人於至无中执以爲有於至变
中执以爲常一情认之积爲万情万情认之
积爲万物物来无穷我心有际故我之良心
受制於情我之本情受制於物可使之去可
使之来而彼去来初不在我造化役之固无
休息殊不知天地虽大能役有形而不能役
无形阴阳虽妙能役有气而不能役无气心
之所之则气从之气之所之则形应之犹如
太虚於一气中变成万物而彼一气不名太
虚我之一心能变爲气爲形而我之心无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