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观复大师高士谢守灏编
商王纣二十一年丁卯正月十有二日丙午
老君监纣荒虐生灵涂炭周文王爲西伯有
仁心将辅有德而拯斯民遂分炁化身乗飞
飈之轮降于岐山之阳今凤翔府东北十八/里有啓圣宫乃其所
降之地有西伯受/道台遗迹并存
号燮邑子说赤精经教人以仁信之道西伯
闻之召爲守藏史武王克商践祚迁爲柱下
史改号育成子作璇玑经在成王时号经成
子说广化经又以道授周公旦乃退而闲居
因出游西极大秦竺乾等国自号古先生至
康王时还归于周号郭叔子复爲柱下史
按世本云在商爲守藏史在周爲柱下史
盖文王尚以侯服事商也
老君潜龙卑秩以绥周道至昭王时老君知
周室之将衰乃以八天隐文授王令保鎭国
祚昭王自谓居自然之运稍怠於守成将纵
心於巡幸不崇天文老君知王之将不令终
也乃收天文归休故里
老君居周虽乆常以自隐无名爲务外和光
同尘内实清虚不令名位之显也
後汉边韶制老君祠碑云老君乐无名守
不德危高官安下位其铭曰帷於元德抱
虚守清乐居下位势禄弗营浩然历载莫
知其情要以无爲大化周成进退无常错
综其贞以智爲愚沛而不盈观此铭则圣
人之出处可见矣
老君复欲开西域乃以昭王二十三年癸丑
上天之无/极元年也五月壬午驾靑牛之车薄板爲隆
穹徐甲爲御将西度函关
隋薛道衡撰祠庭碑铭云小兹五岳隘此
九州逝将高蹈超然远游靑牛已驾紫炁
先浮玄门洞啓神化潜流盖言将化西域
也岀塞记云西度函谷李亢函关铭云尹
喜邀老君留作二篇而藏之玄静云西出
陇关催浩云喜爲散关长秦图经载散关
傍有尹喜城亦疑周康王时喜尝爲散关
长盖以史传但言度关不言所度之处故
後贤各以意言亦犹巢许饮犊之所非止
一处夷齐首阳之山不知所定也但陇关
散关皆在秦陇其函谷关即在陕州桃林
县南十二里有故关墟存焉考之图经及
古老相传咸云老子所度正是函谷故关
昔周武王居镐京成王虽营洛邑犹返西
周至平王东迁洛邑楼观内传称周康王
拜喜爲大夫尹喜内传称喜出爲关令若
以康王时喜爲散关长昭王时老君岀关
与喜相遇亦於文爲便但内传云出关乃
至喜宅喜宅在函谷关之西盭厔县若出
关则无喜宅矣盖函谷关在镐京之东老
子又在函谷之东仙公本其西驾之意乃
云去周西度言将去周故西度也若言老
子见孔子然後岀关则度关在东迁之後
此时陇关散关之地并已属秦尤不得设
函关而言散陇也按秦之远祖非子始居
太丘与戎杂处即岐州之地孝王使非子
养马於汧渭之间有功初赐邑於秦即陇
西秦亭也厉王时西戎叛周秦仲诛西戎
因赐之太丘之地秦仲不能有还处秦亭
及襄公送平王东迁王赐之岐西之地秦
又东猎至汧渭之间感其先得封之由乃
卜居陇东穆公败晋于韩原辟界东至于
河献公渐东而都栎阳孝公乃营冀阙谓
之咸阳由此推之秦自陇东而西居秦邑
又从陇西而东处汧渭则孔子後陇散即
秦之中地何事於此置关散关所以有尹
喜城者盖赧王时老君与尹眞人将昇崑
仑取道於此秦昭王命於其处置城邑以
表之故有老君停驿尹喜城也说者见此
有尹喜城即疑散关是喜任官之处旣已
周关在此则不得言过关乃至喜第也考
之验事尹喜爲令之所老君逢喜之地当
以函谷关爲定唐天寳元年於此获老君
所藏天寳灵符诏改桃林县爲灵寳县於
其地置灵符观明皇亲礼御制碑铭立于
观内宋朝眞宗皇帝亦尝御制度关碑铭
刻于石云
初尹喜志慕道术少好三坟八索之书善天
文纬候乃结草爲楼仰观乾象精思玄道号
爲楼观喜於是瞻见东方有紫炁西迈天文
显瑞知有圣人当度关而西乃求出爲函谷
关令王从之
喜字公文康王朝爲大夫後召入东宫賔
友按内传称喜母曾昼梦天绦霞流绕其
身咽之及喜生灵光飞其侧眼有日精少
好坟索善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彻
虽鬼神无以匿其情大度恢杰不修俗礼
损身济物不求闻达逸响遐宣召爲东宫
賔友出补关令刘歆七略云关尹子者关
吏也名喜史记列仙传皆言关尹喜未知
尹是喜之姓是关之长如庄子云子列子
问关尹则尹爲长也今有姓尹者当承喜
之後则喜爲关之尹以官命姓尹乎然玄
妙玉女降生於天水尹氏之家内传及神
仙传皆云关令尹按周礼司关上士二人
中士四人又云每关下士二人以此考之
则下士掌啓闭之人司关爲诸关之长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