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此五土之内皆禀老君灵寳之教以得长
生因命五老上帝以鎭五方行道垂教和宁
群品也
隋书经籍志云元始天尊生於太无之先
禀自然之炁冲虚凝远莫知其极天地沦
坏劫数终尽而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
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
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
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
所说之经亦禀元一之炁自然而有非所
造爲亦与天尊常在不灭天地不坏则藴
而莫传劫运若开其文自见乃命天眞皇
人改转天音而辨析之自天眞以下至於
诸仙展转节级以次相授诸仙得之始授
世人推其大?盖亦归於仁爱清净积而
修习渐至长生自然神化或白日登仙与
道合体宋张商英道德经云劫运悠旷太
少格塞邪炁失元散着群生因其九窍发
生情识情流识蔽宛转顚倒因流起爱蔽
爱生憎僧爱交攻前伏後起弃明趋昧积
昧爲阴阴结爲幽入幽爲鬼神正爲人形
傍爲异趣啖食陵暴性不得静命不得延
黑炁惨霾干犯霄极三清化主三帝天君
监观在下一念兴悲自然妙炁络绎成文
灵风鼓奏自成音声至慈度厄至仁好生
至正摧邪至明破冥上列曹官下设岳洞
衆眞受职列仙分统眞机旣漏玉字乃出
火炼洞阳笔着空靑玉检金版符籙呪诀
教授仙衆威制魔群炼度魂魄役召万灵
太上道三上眞道七中眞道六下眞道四
金口所说三师所授瑶函寳笥秘蓄天台
遗落人间太仓一稗修眞之士集爲三洞
无无上眞名曰洞眞幽深微妙名曰洞玄
灵奇隐显名曰洞神非眞之眞泯寂无文
非元之元妙体孤存非神之神欻忽无垠
此明三洞眞文之?趣也
老君又化身号静老天尊行教五方遂於东
华山九合玄台说法以授东极始老国王其
王妃王子大臣五千余人同修其道俱得地
仙乃建习仙宫习灵七正二馆令学仙者居
之二百年中国内白日昇天者三千余人其
王昇爲妙梵天主
按靑童内文云始老国在东海之外也一
名清和国妙梵天主後以逸乐过度谪下
人间爲罽賔国王老子化之爲佛者是也
老君在天皇时号玄中大法师亦曰通玄天
师出洞眞经一十二部以无极大道下教人
间在地皇时号有古大先生出洞玄经一十
二部化人以无上正眞之道在人皇时号盘
古先生出洞神经一十二部化人以太平无
爲之道
在伏牺时降于田野号郁华子授天皇内文
又降河图八卦之文教人以顺性之道在祝
融时降于恒山号广寿子授人皇内文教人
以安神之道俾陶铸爲器以变生冷在神农
时降于济阴号大成子授地皇内文教人以
好生之道俾播植谷果以代烹杀和合方药
救疾养性略见唐纪在黄帝时降于崆峒山
号广成子帝即位二十九年忧天下之不治
乃往见广成子而问曰闻子达於至道吾欲
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又欲观阴
阳以遂其群生爲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问
者物之质也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汝治天
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
之光亦以荒矣而佞人之剪剪者又奚足以
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顺下
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问曰闻吾子达於至
道敢间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乆广成子蹙然
而起曰善哉问乎来余将语汝夫至道之精
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
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毋劳汝形毋揺
汝精少思寡欲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
闻心无所知神将守形形乃长生谨汝内闭
汝外多知爲败我爲汝遂於大明之上矣彼
至阳之原也爲汝入於窈冥之门矣彼至阴
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谨守汝身物将
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修身千二百岁
吾形未尝衰也黄帝再拜稽首曰吾子之谓
天矣广成子又谓黄帝曰来余语汝彼其物
无穷而民皆以爲终彼其物不测而人皆以
爲极得吾道者上爲皇下爲王失吾道者上
见光而下爲土今夫百昌皆生於上而返於
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爲常乃授帝阴符
经
老君於三皇时说经世谓之三坟之书乆
失其传兼累世所说经多藏琼室瑶台或
秘龙宫海藏神眞保护世莫得闻今所传
者太山一毫芒尔
久之又命西王母授帝元始天尊玉像帝置
於高观以敬奉之常有彩云覆其上故号爲
道观道观之号自此始也
按太平广记所引道经云在昔道炁凝寂
湛体无爲将欲啓迪玄功化生万物先以
东华至眞之炁化而生木公木公生於碧
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炁理於东
方号曰东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炁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