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昇同昇天嗣师天师子讳衡字灵眞隐习
先业以光和二年正月十五日於阳平化昇
天系师鲁字公期嗣师子也大魏持节鎭南
将军梁益二州刺史後隐修遗训以正始六
年八月亦於阳平化昇天天师尝撰太清金
液神丹经序其略曰神化之趣要妙之言无
理之至理不然之大然已备载於渊宗非一
毫之所宣也老子者亦复畅其冲虚纪道者
也其神德之状感兴所由所以制经设教纪
载异闻弥纶道俗剖判三极先大明逆顺然
後荡以兼忘盛称有德然统之以无待利用
出入羣生莫见其端百姓日用常善不知所
以此其权见於清明而爲万物津梁者也其
道经焉其德经焉推宗明本穷渊极妙总衆
华以眞根摄万条於一要缅然而不絶矣至
于金丹之功眞神洞高冥体幽变龙化灵照
其舍枯絶者反生抱生炁者年辽登景汉以
凌迈游云岭以逍遥至乃面生玉光身育奇
毛吐水漱火无翮而飞分形万变恣意所爲
塞江川不以覆籄破山梁不烦釿锯其神难
纪其妙叵遗大哉灵要不可具述仙传经列/眞称叹此
序/文又着老君内传序灵寳五符序载之藏室
文如海尝诮之曰辅汉不能谈老庄之道而
檀符籙于当时斯偏见者也愚窃以谓不然
考之于金丹序文乃曰无理之至理不然之
大然又云荡以兼忘统之无待斯深造老庄
见独之妙奚辄以爲偏见邪如海於斯文应
未之见也苟见之其肯离爲两端焉且见独
之妙惟自得而已矣虽父子兄弟之至爱莫
得而传之至于天书云篆琅函蘂简而有灵
符寳籙降迹者其大安鎭国祚保天无穷其
次檄召龙神消禳水旱又其次馘灭精邪拥
佑疾苦而天师独唱始隆于千世之後其本
末大备又何疑况夫受之于太上以罄其妙
焉
授葛仙公斋法
天下之事耳目不相接者有矣是之则致天
下之惑非之则速神明之谴去圣之远又非
己之耳目所闻见唯质之于竹帛而已故老
氏在汉天师时所降者非一所传者甚衆而
世之人以信史所不载故惑之且汉明之梦
金人而天下归之者如市况夫聃圣隐显之
迹以爲不然而欲以一己之耳目所不闻见
而致後世之疑斯一曲之士也大率不示降
迹之异安能取信於人然非太极仙公其孰
宜当之本传云孝灵帝光和二年己未正月
七日混元与太极眞人降於天台山授仙人
葛孝先灵寳等经三十六卷乆之混元又与
三眞人项负圆光乗八景玉舆寳盖幢节焕
耀空中从官千万命侍经仙郞王思眞披九
光玉韫出洞元大洞等经三十六卷以授于
孝先及上清斋有二法一絶羣独宴静气遗
形冥心之斋也二清坛肃侣依太眞之仪先
拔九祖次及家门後谢己身也灵寳斋者有
六法一者金籙调和阴阳保鎭国祚二者玉
籙保佑后妃公侯贵族三者黄籙卿相牧伯
拔度九祖罪原四者盟眞超度祖先解诸冤
对五者三元自谢犯戒之罪六者八节谢七
祖及己身之过又自然斋者普爲亿姓爰及
己身请福谢罪也洞神斋者以精简爲上太
一斋者以恭肃爲首旨教斋者以清素爲贵
涂炭斋者以苦节爲功又授孝先劝戒法轮
妙经三涂五苦生死命根劝戒眞经四十五
卷无量通妙转神入定妙经以行化於世混
元又以吴赤乌元年戊午岁十月一日甲子
命九天眞君持简册书赐孝先爲太极左仙
公至七年甲子八月十五日羣仙执节导从
乗白鹿车而昇天
赐大魏太平眞君之号
动天地者德也通杳冥者神也神宅于心德
出于道故无幽冥远迩巨细仙凡其所感则
一也昔寇天师之於嵩高而遇太上降驾授
以经籙洎眞君之号通感之应昭昭然岂非
德之与神邪而魏武特以所锡眞君之号以
号其年乃示天下彰冲荫而福生灵其敬信
也如此谨按後魏明元帝神瑞二年乙卯四
月一日眞元分身降於嵩山道士寇谦之修
道于此其日有二神人衣翠羽之衣冠紫金
之冠乗龙持节告谦之曰太上老君至矣须
臾闻音乐之声老君骖驾九龙威仪赫奕神
仙导从徧满虚空集止山顶仙官五人侍立
於前谦之见五宫门赫然而开妙乐交奏老
君坐白银花之下勑仙伯王方平引谦之前
立告曰吾得集仙宫主赵洪政等表举以卿
才欲自代佐国度人令不堕恶道乃赐谦之
经戒九卷停驾空中斯须而没太常二年丁
巳正月十五日眞元又赐谦之新科符籙十
余卷八年癸亥十月十五日又遣元孙上师
眞人李普文降授天宫四籙仙冕天衣及太
平眞君之号并天果六枚谦之食之遂絶烟
火食眞元又令玉女长容等一十二人教谦
之导引服炁之法至甲子年正月改号始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