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终身不至於有咎而能密合常乆之道
故曰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陈象古曰常人忽於小而重於大干云之
木起於葱青千里之涂始於足下此见小
之义也预识先知非明而何揉曲木者不
累日销金石者不累月此柔弱胜刚强之
义也光者照於外者也明者内自照者也
用其光则知其子是也归其明则复其母
是也
黄茂材曰汉世尚黄老有老父者独深得
其道盖公诸人皆不及也惜乎史失其名
龚胜之死有老父来吊甚哀既而曰嗟乎
薫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
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碧虚子陈景元曰畏其不合於古道也
颍滨苏辙曰体道者无知无行无所施设
而物自化今介然有知而行於大道则有
所施设建立非其自然有足畏者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介然谓凝寂不
动长守大道无爲而已凡有所爲者虽曰
善动至人之所畏也
达眞子曰介者纤介之谓小有知於大道
犹唯施是畏况大有知者乎
清源子刘骥曰知之浅矣使我介然有知
已非道之妙若有所施爲则尤非自然
黄茂材曰夫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力行
无所施设作爲今有介然有知是以智知
之行於大道是以力行之唯施是畏是有
所设施作爲不亦可畏乎
林东曰使我介毅然有知而行於大道唯
於施爲间而无不致其畏谨则不至於好
邪径而求捷速不至於舍本而逐末如下
文所谓也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御注曰道夷而径速欲速以邀近功而去
道也远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是以崎岖迷惑不达
涑水司马光曰道本简易由人之好凿故
失道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修身之道自然
绵绵实爲至理而学速求必得故方术之
家纷然并作
清源子刘骥曰好由捷径以失眞道所谓
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也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
食资财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碧虚子陈景元曰也哉伤叹之词也唯施
是畏其在兹乎
涑水司马光曰失道之国好察近而遗远
逐末而忘本故视其朝若修治而察其民
实贫困又取非其有谓之盗德薄位尊智
小谋大危亡将及曾不自知乃更矜夸以
爲得意服美不称积实无厌故曰盗夸所
以有此夸者岂非本欲行道而更凿以致
失哉
临川王安石曰此逐末也犹人趋邪径而
弃大道也
达眞子曰失大道而由小径者以事物比
之则如朝甚除而日用田甚药而荒塞仓
甚虚其畜积而反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以爲资财有余是不务修其本而反矜施
其末也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御注曰建中以该上下故不拔抱一以应
万变故不脱建中而不外乎道抱一而不
离於精若是者岂特行一国与当年盖将
及天下与来世其传也远矣
涑水司马光曰不拔者深根固蒂不可动
摇不脱者民心懐服不可倾夺不辍者享
祚乆长
颍滨苏辙曰世岂有建而不拔抱而不脱
者乎惟圣人知性之眞审物之妄捐物而
修身其德充积实无所立而其建有不可
拔者实无所执而其抱有不可脱者故至
其子孙犹以祭祀不辍也
临川王安石曰善建者德建也能德建则
不拔矣善抱者抱一也抱一而不离则不
脱矣能建德抱一则德之盛故盛德百世
祭祀祭祀者见於愈远而不忘故曰子孙
祭祀不辍
陆佃曰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故曰善建
者不拔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故曰善抱
者不脱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深根固蒂是谓
善建抱本守眞是谓不脱先利於身次及
於物又以正直清廉仁爱之道遗於後世
故庆及子孙积德继美祭祀不絶矣
叶梦得曰出而有立故谓之建入而有守
故谓之抱出者有本故不可拔入者有常
故不可脱夫如是则立者虽远而愈长守
者虽近而愈乆譬之於己非特及其身而
已垂之子孙祭祀不辍其事我者无时而
可亡也
黄茂材曰夫道独立而不改以是而建则
爲善建故不拔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以
是而抱则爲善抱故不脱不拔不脱非特
可持当年虽传後世可也故曰子孙以祭
祀不辍
修之身其德乃眞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
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
乃普
御注曰修之身其德乃眞所谓道之眞以
治身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
长所谓其绪余以治人也修之国其德乃
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所谓其土苴以治
天下国家也其修弥远其德弥广在我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