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协会的地下熔炉室内,七座青铜熔炉同时超负荷运转。中央熔池中,林墨石化的右臂悬浮在液态青铜上方,表面开始剥落细小的碎屑。每块碎屑都刻着不同的文明密码:第一块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记载着最早的星象观测;第二块是殷商甲骨文,刻着"癸卯卜,帝命风"的占卜记录;第三块则是玛雅数字,精确计算着金星运行周期...这些碎屑在熔池表面排列成环形阵列,组成一个微型的文明编年史。
弑神引擎的巨大炮管从黄浦江心缓缓升起,锈迹斑斑的金属表面缠绕着往生会的青铜锁链。当第一块骨屑落入炮管基座时,这些锁链突然崩断,断口处渗出青灰色的黏液。黏液顺着炮管纹路流淌,所经之处浮现出与林墨尸斑完全相同的图案——那是七个文明周期叠加的伤痕记忆。炮膛内部的构造令在场的工程师震惊:那不是常规的武器通道,而是一个被压缩的时空隧道,隧道尽头直接连接着筛塔的核心维度。隧道壁上附着着晶莹的露珠,每滴露珠中都封印着一段被筛塔过滤掉的文明记忆。
上海外滩的地面开始剧烈震颤,地质监测站的警报声响彻全城。当弑神引擎充能达到77%时,外滩十八号建筑群突然下沉三厘米。下沉形成的地陷边缘光滑如镜,仿佛被无形的激光切割过。更诡异的是,地陷底部渗出青铜色的液体,这些液体自动流向炮基,在底座周围形成一圈减震结构。与此同时,陆家嘴金融中心的摩天楼群出现轻微倾斜,但倾斜的角度恰好抵消了地轴偏移产生的应力——这究竟是灾难还是救赎,连最资深的地质学家都无法断言。
筛塔核心感知到威胁,立刻投射出七百二十面青铜镜组成的防御屏障。每面镜子都映照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场面,广岛核爆的蘑菇云,卢旺达种族清洗的尸山...这些画面形成强大的精神冲击波,试图摧毁炮手的意志。炼金协会的术士们将林墨的骨片贴在额头,他们的眼球瞬间变成青灰色,瞳孔中映出的却是同样的历史场景中闪耀的人性光辉:拉贝保护难民,核爆后救人的医生,图西族与胡图族的和解...
弑神引擎的第一炮发射时,炮管表面的尸斑纹路同时亮起。炮弹不是实体物质,而是一段经过压缩的文明记忆:屈原投江前写下的《天问》真迹,哥白尼临终前修订的《天体运行论》手稿,图灵咬下毒苹果前完成的最后演算...这些记忆碎片在青铜镜屏障上凿出细密的裂纹。裂纹中渗出的不是能量,而是筛塔核心赖以维生的"营养液"——经过提纯的人类绝望情绪,此刻正通过这些裂缝向外泄漏。
筛塔的反击来得迅猛而精准。七道黑光顺着弹道回溯,直击弑神引擎的核心部件。炮管在黑光的腐蚀下迅速锈蚀,金属表面出现蜂窝状的溃烂。就在这危急时刻,上海全城的往生纪念碑突然发出耀眼的青光,碑文上镌刻的名字一个个浮出石面,如同活物般飞向炮管。每个名字都化作微型盾牌,精准挡住最致命的反噬能量。其中"林墨"二字格外明亮,像焊枪般将炮管的裂缝重新熔合,熔接处浮现出细密的青灰色血管网络。
第二炮装填的是林墨左眼的钟表纹身。这颗特殊的"子弹"射入筛塔核心时,塔身内外的时间流速突然出现巨大差异。外壁的青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锈蚀剥落,而内部结构却逆向生长,新生的齿轮与腐朽的部件相互咬合,造成整个系统的紊乱。这种时空撕裂让筛塔陷入短暂的瘫痪状态,为第三炮争取了宝贵时间。代价是上海市所有的计时装置停摆七分钟,这期间新生儿全部停止啼哭,孕妇的阵痛莫名消失,仿佛时间在这个区域被按下了暂停键。
第三炮的弹药是阿绣的七根白发。这些发丝在炮膛内自动编织成网,每个网结上都挂着一滴泪珠状的时空炸弹。当炮弹命中筛塔时,七百二十个微型时空漩涡同时展开,每个漩涡都精准吞噬掉一块关键结构。被吞噬的筛塔部件没有消失,而是出现在全球各地的往生纪念碑前:埃及的方尖碑前多了青铜齿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出现控制芯片,连南极科考站门口都多了半截青铜管道...这些"展品"表面都刻着用途说明,成为最生动的警示教材。
筛塔的核心终于暴露在空气中——那是一颗跳动的青铜心脏,表面刻着"文明过滤器"的原始设计图。图纸显示它最初被设计为净化装置,用来平衡文明发展的速度。但当炼金术士们用林墨的骨片照射图纸时,隐藏的修改痕迹显现出来:某个文明周期的观测者篡改了核心代码,将净化功能扭曲为收割程序。最讽刺的是,篡改者留下的签名正是"第七代守护者",与林墨体内的印记完全相同。
当最后一炮准备就绪时,炼金协会的会长突然跪倒在地。他的眼球完全变成青灰色,声音也带上林墨特有的回声:"让我来结束这一切。"林墨的意识通过炮身上的血脉网络暂时回归,亲自按下了发射按钮。这一炮的弹药是林墨心脏中的七滴精血,这些血滴在空中组成北斗七星阵,精准命中青铜心脏的七个穴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