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4年,地球,“昆仑之心”基地
“昆仑之心”基地深处,战略分析室的巨大全息星图前,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星图上,王海峰博士标记出的那十几个候选“暗系”区域如同宇宙皮肤上溃烂的伤口,散发着不祥的暗红色光芒。
这些区域的数据标签不断滚动,显示着令人望而却步的物理参数:引力异常指数超标、背景辐射强度致命、时空曲率波动剧烈、未知能量场读数紊乱……
孔方佳元帅伫立在星图前,身姿挺拔如松,穿着玄黑色元帅常服的他仿佛与这片深邃的星空融为一体。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逐一扫过那些危险的空域坐标,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控制台的冰冷合金表面,发出几不可闻的嗒嗒声。每一次敲击,都仿佛是他大脑在飞速运转、权衡风险与收益时的一个节拍。
李艳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穿着合体的科研制服,眉头微蹙,眼神中交织着科学家特有的好奇与身为妻子和战友的深深担忧。
她的双手交叠在身前,脑子里也在不断的思索着。而王海峰博士则在全息台的另一侧,不断调取着各个异常区域的详细探测报告,花白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疲惫却又亢奋的光芒。
“‘暗系’……先行者留下的这个词,太过模糊,也太过沉重。”孔方佳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却带着千钧的重量,在寂静的分析室内回荡,“我们无法确认它具体指代什么。是一个具体的星域?一种特殊的环境?还是某种……状态?”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李艳和王海峰:“坐以待毙,等待高维意志的下一步动作,或者盲目地重复先行者可能走过的错误道路,都不是选项。我们必须主动去理解,去探查。”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星图上其中一个标记为“γ-7异常区”的空域上。该区域位于银河系第三旋臂边缘的一片古老星云之中,探测数据显示那里存在极强的引力微透镜效应、高频脉冲辐射以及大范围的时空褶皱,常规飞船进入后导航系统会完全失灵,且有多起探测器失联记录。
“就这里吧。”孔方佳的手指精准地点在γ-7区域上,“王教授,这个区域的异常读数最具代表性,也相对……‘稳定’,至少它的危险是已知类型的叠加。艳子,我们需要组织一支精干的探测舰队。规模不必太大,但要足够精锐,装备我们最先进的探测和防御系统。”
“佳哥,太危险了。”李艳下意识地上前一步,声音里带着恳切,“γ-7的时空褶皱强度足以撕裂常规护盾,那里的辐射环境对生物体也是致命的。即使有‘守护者’系统,我们也无法完全预测所有风险。”她的目光紧紧盯着孔方佳,希望能从他眼中看到一丝犹豫。
孔方佳迎向她的目光,眼神深邃而坚定:“我知道危险,艳子。但先行者的警告绝非空穴来风。如果‘暗系磨练’是升维前必经的道路,那么我们就必须去面对。我们不能等到敌人把刀架在脖子上再去找盾牌。这次探索,本身就是一种‘磨练’。”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一些,但决心丝毫未减:“而且,我们并非毫无准备。‘启明号’的最新改进型护盾理论上能抵抗短时间的时空剪切力。全员穿戴最新一代的防护服和内嵌式‘卫士’。舰队将携带足量的‘游弋之耳’和多套模块化的‘守护者’系统。”
王海峰博士推了推眼镜,接口道:“元帅说得对。科学探索总是伴随着风险。γ-7区域的异常环境,本身可能就是理解高维干涉和‘暗影弦’现象的关键。
我建议,将‘弦球之眼’-III型和‘弦球之手’-Ⅰ型机也安装在‘启明号’上。我们需要在最前线,最近距离地观察和尝试。”
孔方佳点了点头:“同意。立刻开始组建‘伽马探索舰队’。由‘启明号’(改进型)担任旗舰,配备两艘‘玄武’级重型护卫舰负责外围警戒和支援,
另配属三艘‘夜莺’级特种侦察舰执行弹性探测任务。李艳博士、王海峰博士随行,负责科学探测的指挥和数据解读。舰队指挥官由我亲自担任。”
命令迅速下达。“昆仑之心”基地和地球舰队司令部高效运转起来。被选中的舰船开始进行紧急改装和加强,特别是针对强辐射和时空扭曲的防护。
“游弋之耳”探测器被大量生产并加载到各舰船上。“守护者”系统的轨道平台组件被拆解并模块化,以便在目标空域外围快速部署。
最关键的“弦球之眼”-III和‘弦球之手’-Ⅰ型机被小心翼翼地拆卸、封装,然后运抵“启明号”,安装在舰体腹部一个经过特殊加固和屏蔽的舱室内。连接着庞大的能源核心和冷却系统,使得“启明号”的引擎嗡鸣声都比平时更加沉重。
出发前夜,孔方佳和李艳在“启明号”的舰长室里相对无言。窗外是地球静谧的夜景,城市的灯火如同镶嵌在黑色天鹅绒上的钻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