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再痛的伤口,也会在岁月的洗礼下慢慢愈合。
再大的苦难,也会有胜利渡过的一天。
这一年,铁牛村过了一个很糟糕的年关。
老宗主陨落的事实,一直压得大家都喘不过气来。
原本神采奕奕的铁牛村人,好多都变成了酒囊饭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而且这群铁牛村的酒囊饭袋,修为都很不一般,越厉害的越废物。
可把杏娘和谭正,还有姬道全和姬存希那群孩子们,都给忙坏了。
那个和铁牛村,连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吴能知府,这段时间算是常驻中州县了。
他成了铁牛村的跑腿大王,可给他这一介书生,直接忙坏了。
杨知县的年关,同样不好过。
县衙里住着一尊神明,可这尊神明却在为铁牛村的事情奔波劳碌。
他就成了那个不是下人的下人了。
大半个月以来,腿都快给他跑断了。
好在小年一过,那尊神便走了。
临行前,还不忘拍着他的肩膀,好好的夸奖了他一番。
“本县需要吗?要不是上头那位拿话压着本县,老子早不伺候你了。”
被夸奖的杨知县,虽然嘴上没说出口,面上也笑嘻嘻的表现出了一副——受宠若惊的喜悦表情。
可他的心里边,早就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客气了。
————
随着小年过去,铁牛村的人们,渐渐的恢复了些元气。
在吴能知府的反复劝说下,铁牛村的男人们,慢慢的都从痛失亲人的悲痛中,一点点的出来了。
除了家家户户,都贴了白色对联以外,其它的事情都开始正常了。
但是有一件事是例外:杏花村酒馆,停业了。
杏娘不卖酒了,她要给师母守孝三年。
杏娘在师母和师父的灵前,发过誓言:这三年,除了给师父和师母守孝,他还要把她们的小师弟,设法给他弄进筑基期。
其实就在送灵骨进山的那天,铁牛村的其他几位,也都各自暗暗的,发下了同样的誓言。
元宵节的那天晚上,铁牛村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宗门大会。
————
主持大会的,是铁牛村的扛把子雷老虎,和他的二师弟村正姬霸先。
共同参会的,还有铁牛宗的一代弟子:老三谭木匠,老四神医崔仙渡,老五风半仙风中追风,老六酒仙儿杏娘,老七剑痴怀安,不记名的弟子老八剑皇庆阳,第一次来到铁牛村的小九云剑倩云。
二代弟子有:
关外飞钳,铁匠雷勐;
龙州校尉、府衙总捕头谭正;
中州县尉、县衙总捕头,神算子姬道全;
青州城游侠、边城浪子风灰;
北关城仙人渡酒馆掌柜、酒神杏知春;
大夏国都,大名府快手、京都神捕、国医崔铭许。
三代弟子姬存希。
一共是十六位弟子。
而铁匠铺大院子里的会议现场,却密密麻麻的摆满了近百张椅子。
————
这些椅子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
都是围绕着一张青铜供桌,成半圆形布局。
上部分摆在了一个略高的平台上面,几乎都是空荡荡的没人在座。
下部分就摆在地上,刚好十七张椅子。
这十七张椅子,就空了中间的那一张椅子。
围绕中间空着的那张椅子,两侧分别各放了八张椅子。
就座的人,便是铁牛村五老等,今晚到会的人员。
在上部分的椅子正前方,摆着一个青铜雕龙绘凤的香案。
————
上面供奉着密密麻麻的灵位。
灵位前面摆着三盘果,一盘带骨新鲜的整猪头肉,和三碗斋饭、三爵素酒。
酒食的前面点着一盏明灯。
明灯的两侧,点着几支大蜡烛。
蜡烛的边上,放着几盆花。
香案比上部分的无人座椅,又略微高出了一点。
都有台阶,但不是特别明显。
灵位后面的木板墙壁上面,挂着两幅栩栩如生的画像。
在烛火的照耀下,画像的面容一闪一闪的,活灵活现。
画像是一男一女,也是一对青春永驻的妙人。
男的清秀俊朗,一表人才。
女的略显丰满,仪态万方。
这两幅画像的两侧,挂着一副对联。
上联曰:降妖伏魔卫国家大道;
下联曰:举案齐眉保家国平安。
横批:国之柱梁。
————
上联字迹清秀,明显出自女子手笔。
下联字迹苍劲有力,多半是位豪侠的笔风了。
横批又不一样,有一种闲云野鹤之风。
而且,对联的字迹明显有些年头了。
然而横批却很显然,是刚刚写出来不久,字迹和红色的布帛看起来都很新。
最多不会超过月余时间。
最后走进来的是怀安和庆阳。
他们走到神像前的供桌香案,点了三炷清香,然后磕头。
庆阳等怀安师兄拜完了,他才接着拜。
在铁牛村里,是没有皇帝的,只有宗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