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洞天晨曦,暖痕漫径
一、溪畔寻幽,鱼影摇心
晨雾如轻纱般漫过墨渊洞天的溪流,溪水清澈见底,阳光透过雾层洒下,在水面织成细碎的金网,网住了几条银白的小鱼,它们甩着尾巴,在网中穿梭,像在玩一场永不落幕的游戏。陈秋蹲在溪畔,指尖刚触到水面,就有胆大的小鱼凑过来,轻轻啄着他的指尖,带来微凉的痒,像谁在调皮地挠。
“这里的鱼不怕人呢。”白衣女子提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装着刚采的晨露,叶片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泛着七彩的光,“杨先生说这溪叫‘墨韵溪’,水是文心晶的灵气所化,喝了能清心,也能醒神。”她弯腰掬起一捧水,水在掌心竟凝成小小的墨滴,在阳光下旋转,像颗活的墨珠。
瑶瑶脱了鞋袜,光着脚丫踩在溪底的鹅卵石上,水花溅起,打湿了她的裙摆,裙摆上的菊影被水浸得发亮,像朵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花。“小鱼快来看!”她举起童心印,玉简的金光落在水面,引得无数小鱼聚集过来,在她脚边围成圈,像在跳一支欢快的舞,“它们喜欢我的印呢!”小白狐蹲在岸边,尾巴尖的白光照在水面,与金光相融,在溪底投下斑驳的影,像幅流动的画。
陈秋望着溪水中的倒影,看着身边两人嬉笑的身影,突然觉得那些关于地脉的忧虑、关于未来的不安,都像这溪中的雾,虽浓却终会散去。他掬起一捧溪水,水顺着指缝流下,在阳光下划出晶莹的线,像串断了的珍珠,却在落入溪中的刹那,与溪水融为一体,难分彼此,像他们此刻的牵绊。
二、酒旗摇风,茶香绕巷
墨渊洞天的街巷在晨光中渐渐苏醒,巷口的酒旗“诗仙醉”在风中轻轻摇晃,旗面的墨字被阳光镀上金边,像刚写就的诗。酒楼的掌柜正卸下门板,门板上的木纹里还留着昨夜的酒香,混着隔壁茶馆飘来的茶香,在巷子里漫溢,像种让人安心的味道。
“这酒楼的诗仙酒可是有名的。”老者拄着竹杖从巷口走来,杖尖的墨痕与石板路的纹路相融,“据说只要喝一口,就能吟出千古绝句,连最木讷的书生都能出口成章。”他指着酒楼门口的酒坛,坛口的泥封刚被撬开,醇厚的酒香瞬间涌出,引得路过的书生纷纷驻足,眼中闪着期待的光。
陈秋对酒向来不感兴趣,却被隔壁茶馆的茶香吸引。茶馆的老板娘正用竹勺舀着锅里的茶,茶汤呈淡淡的碧绿色,锅沿的蒸汽中浮着细碎的茶毫,像绿色的雪。“来碗‘竹心茶’吧。”她笑着招呼,声音像溪水流淌,“用墨韵溪的水和玉竹的芯煮的,比酒楼的酒多了些清冽。”茶碗放在桌上,碗底沉着几片玉竹的叶子,像艘小小的船,载着满碗的暖。
瑶瑶捧着茶杯,小口小口地啜饮,眼睛却盯着隔壁酒楼的糖画摊,摊上的糖人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有威风的将军,有美丽的仙子,还有展翅的凤凰,每一个都像活的一样。“我要那个凤凰!”她指着最大的糖凤凰,小手紧紧攥着茶杯,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却舍不得放下手中的茶,因为茶香里有她熟悉的暖,像茶楼的味道。
白衣女子看着陈秋专注品茶的侧脸,他的睫毛在阳光下投下浅浅的影,像两把小扇子,扇动着空气中的茶香。她忽然想起在药庐的那个雨夜,他为她挡雨时淋湿的肩膀,想起在禁地前他展开光翼护住众人的背影,心头涌上一阵柔软,像被茶水浸过的棉,温暖而蓬松。
三、书摊寻趣,墨香染指
巷尾的书摊在晨光中摆了出来,摊主是位白发老者,正用布擦拭着那些泛黄的古籍,布上的墨痕与书页的字迹相融,像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摊上的书种类繁多,有讲阵法的《乾坤阵图》,有说医术的《百草经》,还有些不知名的杂记,每本都透着岁月的沉淀,像位位沉默的智者。
“这本《洞天异闻录》或许有用。”陈秋拿起一本封面残破的书,书页上记载着墨渊洞天的种种奇闻,其中一段提到“墨韵溪底有古阵,与文心晶相连,能引地脉灵气”,字迹潦草,却透着股认真的劲,像谁在匆忙中记录下的发现。他的指尖抚过书页,那里的墨痕微微发烫,与心口的秘印产生共鸣,像有什么东西在悄悄苏醒。
白衣女子拿起一本《琴谱》,书页上的音符旁画着小小的琵琶,与她的琴竟有几分相似。“这上面的《静心曲》据说能安抚地脉。”她的指尖拂过音符,琴弦突然轻轻震颤,仿佛在回应这千年前的旋律,“或许我们可以试试。”琴谱的纸页很薄,却承载着厚重的智慧,像这片洞天的文脉,看似柔弱,却坚韧无比。
瑶瑶被一本画满小动物的画册吸引,画册上的狐狸、兔子、小鸟都画得栩栩如生,旁边还写着它们的习性,像本可爱的《百兽记》。“小白快看,这里有和你一样的狐狸!”她指着画中的白狐,白狐的尾巴尖也亮着光,正对着月亮嚎叫,像在呼唤什么,“它是不是在找朋友呀?”小白狐凑过来,用脑袋蹭着画册,像是在和画中的自己打招呼,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在书摊前漫开,像朵绽放的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