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狸生病那次,为了省银子孟狸拖着病体走着从镇上回来。
褚清宁从丑娃手里接过银子,感觉很重打开数了一下。
“三十两银子!”褚清宁惊叹,
哪里是给银子做生意,这么多银子买我的命都可以了。
“太多了,我可不能要。”褚清宁要还回去。
孟家土坯房子虽说修缮过,到底年久了,看上去有些破旧。
孟家连个院子都没有,看上去比她家条件还差。
褚清宁怎么能要他的银子。
“你觉得,我家里吃不上饭?”孟林似乎看出褚清宁心中所想。
“这还用觉得吗?”褚清宁指着孟林的破旧宅子。
“这是我们兄妹的事,不用管。银子借你,赚了钱给我利息就成。”
孟林铁了心,要借银子给褚清宁。
村里人都知道她家穷,眼下又建房子。
从空间里想办法,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还不如用孟林借的银子,到时候给他利息也不算亏欠。
“你确定借给我,我便收下了。”褚清宁掂着银袋子说道。
瞧着褚清宁收下了银子,孟林的俊朗的脸上舒缓了很多:“借你。”
边上站着两个半天小子,看着大哥和大姐的对话。
好像意识到什么?
虎子开心的不可得了,对着丑娃说着:“我大哥借给你们家银子,我能去你家蹭饭不?”
“你大哥不是说要给利息,为什么还要来我们家蹭饭?”
作为一个男人,丑娃看出,孟家兄弟的算计。
好在,孟林在丑娃看来 ,人还不错,长的俊朗人又有担当,顾家。
两个走的近些,以后他回徐家了,也好有个照应。
有了银子,褚清宁第二天一大早。
带着丑娃,坐着麦穗爷的牛车去庆元镇上。
现在,褚清宁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早睡早起,生活规律的很。
到了城门口,麦穗爷为了省两个铜板不进城。
褚清宁交了四个铜板,带着丑娃走着进了镇子。
“丑娃,干啥老是走在后面,你在躲什么?”
两姐弟,在庆元镇上走着。
丑娃总是东张西望,褚清宁不解的问。
“大姐,我们快点买好东西回去吧,我怕遇到徐家的人。”丑娃说着把草帽压了压。
丑娃今不想来镇上,可是他娘受伤了。又不放心褚清宁自己一个人过来,他只能硬着头皮过来了。
丑娃对徐家人的畏惧,深入骨髓。
想到,庆元镇是徐家人生活的地方,他心里就打颤。
“没事的,有大姐在。”
褚清宁牵着弟弟的手,却发现他手心里都是汗水。
在镇上,买了一些要用的物品。
褚清宁到上次买成衣的铺子,给丑娃又买了一身衣服。
丑娃怕花银子,说什么都不要新衣裳。但他犟不过大姐要给他买呀!
家里缺的东西太多了,褚清宁每次到镇上,看到什么都想买些带回去。
这个时代没有污染,没有科技与狠活,入口的都是好东西。
买了些肉包子,肥猪肉回家炼猪油。
还买了两条活鱼,她来到这里这么久还没有吃过鱼。
褚清宁发现,这个时代的鱼是真的便宜,简直是白菜价。
丑娃的背篓,很快被褚清宁装满。
丑娃提醒着大姐,正事还没有办。
褚清宁要做的吃食需要糯米,她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种出糯米。
找了家粮铺,走进去打探一下。
“大姐,你一个人进去可以吗?我.....在门口等你。”
丑娃脚步停下,背着背篓把自己藏在粮铺门廊后。
褚清宁瞧向粮铺,想到徐家也是做粮铺生意。
丑娃多半怕两家相识,见过他。
可见过又怎么样?
丑娃是徐老太同意,回石溪村又不是偷跑出来。
瞧着丑娃的样子,褚清宁也不想强求,他不愿意进去便算了。
粮铺里问了掌柜才知道,糯米在这个时代有。
只是,一般穷人不吃,都是有钱人拿来做糕点之类。
一斤糯米要三十个铜板,要知道一斤精米才十八个铜板左右,粟米一斤几个铜板。
白糖产量低,价格更贵每斤要五、六十个铜板。
褚清宁想着她做的吃食,可是需要大量的白糖。
都要买,她还赚什么银子,先买些回去做个引子。
以后可以从空间里拿出来用,不被怀疑。
褚清宁要了三十斤糯米,和十斤白糖。
铺子里有黑芝麻卖,褚清宁又买了一些。
家里粮食也不多了,又买了两袋粟米和一大袋精米。
把掌柜和伙计都惊到了,没想到这闺女穿的不咋地。
出手倒是挺阔气,想来多半是位贪嘴爱吃的。
有点银子,便阔气了起来。
掌柜提醒褚清宁,进口的东西售出便不退货,让褚清宁想好在付银子。
面对掌柜好心提醒,褚清宁只能说道:“放心,绝对不会来退银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