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呼延灼再次单骑来到边城。霍廷渊似乎早有预料,已在城门外等候。
"战王,"呼延灼开门见山,"我可以答应前两个条件。部族今日就开始后撤。但赔款一事,必须由单于定夺。"
霍廷渊点点头:"合理。那么三日之约..."
"依然有效。"呼延灼道,"我已派快马前往王庭。三日内必有答复。"
霍廷渊露出满意的笑容:"既如此,我们立字为据。"
当呼延灼在那份用汉文和匈奴文共同书写的协议上按下手印时,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
这可能是战争的结束,也可能是另一种博弈的开始。
霍廷渊望着呼延灼远去的背影,直到那抹黑影彻底消失在视野中。
他呼出一口气,身旁的云夕忍不住开口,"匈奴人就这么轻易答应了?"
她觉得这似乎容易了一点,"这相当于承认战败,还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呼延灼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
霍廷渊没有立即回答,他思索片刻:
"云夕觉得,呼延灼为何答应?"霍廷渊反问道。
云夕蹙起秀眉:"我猜测,他是为了救那五千俘虏,用的缓兵之计。等我们放人后,他们大可翻脸不认账。"
霍廷渊没有即时回答她,他看向远方缓缓开口:“其实现在的匈奴只不过是强弩之末,再不复往昔强盛。其所处之地,土地贫瘠,植被稀疏,农作物难以扎根生长,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
风沙常年呼啸,吹走了肥沃的土壤,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沙砾。
由于土地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牲畜的数量也在逐年减少。
物资匮乏更是成了匈奴发展的阻碍。日常所需的布料、金属器具等,数量稀少且价格昂贵。
面对如此困境,匈奴内部矛盾丛生,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部落之间时常发生争斗。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匈奴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周边的国家,妄图通过挑起战争来抢夺他国的物资。他们频繁侵扰边境,烧杀抢掠,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但匈奴此举,不过是困兽犹斗,即便能通过战争获得一时的物资,也难以改变其衰败的大势。”
"况且,"霍廷渊继续道,"这次本就是匈奴不占理。是他们先袭扰我边城,杀我百姓。"
他的眼神渐冷,"若和谈不成,我们大可以奋战到底。就看他们能否承受这个后果。"
阴影中突然传来一声轻笑。夜无痕不知何时出现在旗杆下。
"王爷好算计。既给了匈奴台阶下,又暗中握紧了刀把子。"
霍廷渊不意外他这么说,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北方,"不过,呼延灼不是傻子。"
"那三百万两赔款,单于会答应吗?"夜无痕问。
"会。"霍廷渊出人意料地肯定,"但不是全数。"
他顿了顿,"我故意将数额抬高,就是为了留出讨价还价的空间。
最终能拿到一百五十万两就足够了,这也是他们能承受的范围。"
云夕恍然大悟:"所以你早就知道他们目前的情况?"
霍廷渊赞许地点头:"互市开通后,草原各部对王庭的依附会逐渐减弱。到时候..."
"到时候匈奴就不再是铁板一块。"夜无痕接话。
霍廷渊笑了笑,忽然话锋一转:"堂主,派去盯梢的人有消息了吗?"
夜无痕点头:"呼延灼确实派了快马去王庭。不过..."
他嘴角微扬,"我的人发现还有另一支人马悄悄往西去了。"
"西匈奴?"霍廷渊眯起眼睛,"果然,呼延灼在准备后手。"
云夕说:"他有可能增加士兵人数。"
霍廷渊点头,"如果他又增加十万或者二十万……云夕,你的武器可否有把握?"
霍廷渊的问题像一块烧红的铁,烙在云夕的心头。
她也明白匈奴是一个好战的民族,谈和也可能是暂时的缓兵之计,可要用她的热武器对抗冷兵器的军队,这无疑能对敌人形成降维打击,使其毫无还手之力。
虽然战争是残酷的,可是热武器本身也不能存在于这个时代,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如果被好战分子利用,对这个世界是毁灭性的。
如果因此而震慑对方,能让他们能真正感受到害怕,而停止战争,也不是不可以大量使用。
"王爷,"云夕深吸一口气,"单论武器威力,我的装备对抗几十万大军不成问题。"
她停顿了一下,眉头微蹙,"但问题在于,目前会用这些武器的只有我。"和苏砚秋。
但是她是不可能将枪械给她的。她可不想再次经历将枪口对准她自己。
霍廷渊的手指不停相互摩挲。校场上的士兵们正在操练,喊杀声阵阵传来。
是啊,只有云夕一个人会用,虽然她已经做了炸药包,也教会了一些人怎么使用炸药包。可枪支只有她一个人能用。
“你能教会我吗?”霍廷渊突然开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