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尧、王至诚和赵太侔正要前往舞厅,突然一辆黄包车急停在他们面前。王至诚急匆匆直奔而来,于凤至打开车门:“张闾琪在课间咳嗽不止,至诚快上车!”
王至诚告别靖尧、赵太侔,快速上了车,发现陪同的还有王少源,礼貌地点了点头。王少源神情无奈地说:“我们不能再耽误了。”原来,两周前,张闾琪在上课期间就表现出剧烈的咳嗽,并伴随着39度高烧。大帅府上的大夫来过,初步诊断以为是感冒,开了药方让他出汗,但经过了一天的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于凤至立即打电话告知张学良,张学良随即请来他最信任的王少源医师。
王少源说:“闾琪就是普通感冒,我依据西医的治疗方案治疗了几天,病情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发加重。”王少源再次提出建议,“需要让张校长回来!”
于凤至叹了口气:“我们已经亲自找过他,但没有结果。”
这段时间,为了稳定军心,张学良每日忙于处理各种军务,表面上给日本人以有条不紊、防范得当的错觉。同时,在东北寻遍西方名医,结果对张闾琪的病情都束手无策。
王至诚想了想,前几日他见过的张闾琪,就偶尔咳嗽。他曽想提醒张学良,但后来忽视了。再一想一个感冒久治不愈,问道:“不会感冒这么简单吧。”
于凤至忧伤地说:“有人猜测张闾琪可能得了败血症,也有人认为是病毒引起的并发症,甚至有人传言是日本人投放的细菌病毒……”说着泪水夺眶而出。
王少源焦急地说:“为什么不请日本大夫呢?”
于凤至面露忧虑:“汉卿和日本人有杀父之仇,他坚决拒请日本医生的!”
“可是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病情加重。”王少源继续劝说。
随着张闾琪的病情日益恶化,张学良的情绪也越来越崩溃。他与于凤至最小的儿子张闾琪,聪明伶俐,外貌与性情都与张学良相似。张闾琪刚满十岁时,便能模仿明代画家徐渭的《葡萄图》,并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墨葡萄卷》。
张闾琪的国画教师李五湖,曾将他的作品传给王至诚看。王至诚为张闾琪的天赋感到由衷的钦佩,认为他在艺术上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才华。
然而,天妒英才,张闾琪却不幸患上了重症,且医治无效。王少源曾希望聘请日本医生为张闾琪医治,但无论是谁进言,连于凤至都无法说服张学良。
正当大家陷入焦虑时,王至诚急切地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张校长把最疼爱的儿子送到日本人那里,他也是心存顾虑。而中医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于凤至看着王至诚,想着大帅府里的传言,问道:“您能把赵一荻的肩周炎和颈椎根治,对闾琪的病有多大把握?”她的声音中既充满期待,又带着一丝担忧。
“这可不能乱说……”王至诚思索后说道,“我只不过是府上的家医,处理一些常见的小病小痛,发烧、腹泻、头疼背痛的,开点药,针灸一下。然而闾琪的病,我可不敢轻易开药下针!”
“你刚才说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是什么意思?”于凤至的语气中带着不解。
“去请马二琴。路边的电话亭停一下。”王至诚建议于凤至。司机领悟大家的心情,把车速调到最快,驶向电话亭。
王至诚陪于凤至向马二琴打去电话,直接奔医院。
一刻钟的光景,一位背着一张古琴和药箱的中年大夫走到张闾琪床前,他就是马二琴,沈阳人,名医,也是鼓曲评论家。
经过“望、闻、问、切”的细致诊断,马二琴摇了摇头:“我行医几十年,从未遇到过如此奇怪的病情。”但当他握住张闾琪的手号脉时,脸上露出些许喜色:“大概是先前高烧不退、咳嗽不止,误以为是感冒而治疗,且治疗不及时,贻误了病情。”
“先生,我儿子到底得了什么病?”于凤至紧张地问。
马二琴根据自己的医学经验推断:“虽不能准确判断,但可以断定:此病类似肺伤寒。经过正确治疗,十天之内必可好转。孩子的病情已久,像是百日咳、肺结核之类。若需要拍片才能确诊,恐怕需要至少九个疗程。”
王至诚问:“每个疗程需要多少天?”
“七天。”马二琴回答。
“那加起来,不就是八十一天吗?”于凤至接着说。
“十天必然好转,要根治尚需八十一天。西医见效快,但不能根治;中医则需要耐心用药,期间切忌乱用西医药品或输液。”马二琴显然对张闾琪的病因已基本掌握,开始对症下药。
于凤至心中明白,张学良对中医一向有偏见,认为西医见效快、讲究科学。她不知道张学良是否会同意让马二琴来治病。近日各国名医对此束手无策,但于凤至心中对马二琴抱有一丝希望。
于凤至接过马二琴开的方子,急忙派人去抓药。马二琴给张闾琪下了一针,片刻间,原本昏迷不醒的张闾琪竟然苏醒过来,王至诚心中暗自惊叹,真是神了!
约莫半个时辰,药也抓回来了,依照马二琴的吩咐开始熬药。没想到,给张闾琪喝下药汤后,他轻声叫着“母亲”,声音微弱却让在场的人无不喜悦。
于凤至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亲自去做了一碗米汤,张闾琪居然能喝下半碗米汤。整个医疗过程让王至诚看得目不暇接,他感受到几千年来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但也意识到有些要点自己未必理解透彻,于是诚恳地赞道:“马先生医术高超,今日一见佩服。但不知先生愿意传授一二。”
于凤至闲提到:“教一个徒弟砸了碗!二叔也算奉天的名医,恐有一身技术,但传儿不传男!”
“我已经三十岁了!再说,我已娶亲。”王至诚果断拒绝。
“汉卿娶了谷瑞玉,还盼着赵四……跟他学学。”于凤至笑着调侃。
出乎意料的是,马二琴倒也痛快地说:“只要贤侄不讲究,也可!”
“马叔的医术,我可以不学,但绝不能做伤天害理之事!”王至诚说完,见马二琴没有拒绝的意思,于是坚定地说:“不行!这事没得商量!”
经过马二琴的悉心调理,张闾琪的病情逐渐好转,这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希望的曙光。王至诚心中暗想,或许在这场家庭的危机中,他们找到了迎接未来的勇气与力量。
喜欢文化英雄联盟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文化英雄联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