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东北的酷夏已过,秋天悄然来临。8月,王至诚的生活被一系列突发事件搅动得波澜起伏,原本准备赴国立青岛大学任教的计划也不得不搁置。
8月6日,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调动远东特别集团军进攻中国东北,借此配合苏联阿穆尔河舰队对中国军队的作战。紧接着,8月13日,中共中央针对党内的分歧发出了《关于中国党内反对派问题》的通告,号召全党开展反对托派的斗争,在思想上、理论上驳斥托派的谬论,并决定将托派骨干分子一律清除出党。
由于王至诚好长时间,脱离李士群和顾顺章的领导,由伍豪领导下的陈赓具体指挥。李、顾二人借这个通告,诬蔑王至诚是托派骨干分子,被列入清除出党的黑名单。事态的发展如同晴天霹雳,让王至诚深感不安。
这一天夜里,王至诚处理完报刊,心中始终挂念起李苦禅,李苦禅是他联系人之一。翻阅今日天津《大公报》,王至诚终于看到几条有关李苦禅的信息。王森然在该报及其创办的《艺术周刊》上,先后介绍了李苦禅的《惨淡京都》和《惨暮》。
可惜,王至诚并未找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无意中,他想起抽屉里存放的《霞光画报》。
早在6月底,李苦禅曾邀请他参加7月初在北海漪澜堂举办的中西画会画展,但因工作繁忙,他未能成行。之后,李苦禅从朋友信中收到《霞光画报》,《霞光画报》是中西画会第二次画展的专刊。李苦禅接到后,立即转给东北大学的王至诚。
王至诚细细阅读,发现齐白石对李苦禅的评价:“谨观中西画会诸君之作,皆笔情大雅……”这让他感到一丝希望,但随即又陷入失落,因为无论他如何尝试,始终无法显现出任何字迹。
房间内,王至诚来回踱步,凝视着满桌子的报刊,忽然在《霞光画报》的角落里注意到郝左春对李苦禅的评价:“艺术界革命的前驱”。他心中一震,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再次尝试后,依然毫无收获。
屋门响起开锁的声音,王至诚匆忙整理桌上的报刊,试图掩饰心中的焦虑。
门被推开,靖尧提着一沓报刊走了进来。她立即被眼前的杂乱场景惊呆了,随即从自带的报刊中取出两封信:“这是北师大女附中萧红和北京国立女子大学薛迅的来信。”
王至诚心不在焉,仍埋头翻找材料,靖尧打开信件,略过几遍后说道:“萧红来信提到,苏联兵舰侵入黑龙江省绥东县,她因担心想去东北大学,哪怕冯庸大学也可。”
靖尧继续解释:“薛迅来信说,她已考入北京艺术学院,想通过同乡介绍教书,参加‘社会科学者联盟’。”
“那本《吼虹月刊》呢?”王至诚打断了她的话,希望找到吼虹画社的相关信息。
“别找了!《吼虹月刊》因国字号宪警的干涉已停刊。”靖尧摇了摇头,放下一册《苦禅望云画集》。
王至诚愈加焦虑,接过画集,眼神中流露出渴望。他希望从中找到所需的信息。
靖尧察觉到他的烦躁,轻轻扶住他的肩膀,声音柔和:“别生气,我有个忙需要你帮忙。”她口述内容,王至诚则一边听一边写信,嘱咐萧红安心深造,并鼓励薛迅继续在北京艺术学院学习。
“希望她们多阅读《共产主义宣言》等进步书刊,争取早日成为北京文艺新闻社的记者。”靖尧补充道。王至诚在信中附上了亲笔书写的《兰亭序》,也算是对她们的承诺。
靖尧安排王至诚去附近的邮局寄信,还让兄弟张景城开着黄包车送他。
在邮局,王至诚遇见了一位漂亮的女工作人员,她微笑着问:“先生,您和张学良熟悉吗?”
王至诚愣了一下,心中思忖,张学良再怎么也不会对普通的邮政人员感兴趣吧。不过,看着她甜美的笑容,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奇。
“您和张学良熟悉吗?”她再次询问,眼中带着期盼。
王至诚笑了笑,心中暗自揣测:“何止认识……”话到嘴边,他却停下了,觉得说出拜把子之类的话她未必能信。
“这是道长的信,看是不是给张学良的?”工作人员递给他一封没有封口的信函。
“道长的身材高大,胡须长吗?”王至诚比划着手势。
工作人员点头:“身材和胡须差不多,但年龄似乎三十开外。”
王至诚心中一动,拿过信函,果然是葛月潭道长的信。他不由得想起与张学良、葛月潭一同游览千山的情景。
记得那一年,葛月潭再次来到千山,与张学良和王至诚一同登上无量观聚仙台。望着千山绚丽的风光,葛月潭长叹一声:“能把千山作归宿,算是修道的结缘了。”
这句话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王至诚的心里。张学良私下为葛月潭建一座葛公塔的计划,令他感到震惊与敬佩。
“现在流传着张学良在建葛公塔。”工作人员又问。
葛公塔,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为葛月潭羽化之后的安息之所所建,王至诚忍不住问:“在什么地方建?”
“在祖师塔南。”工作人员好奇地回答。
王至诚道别后,心中暗想,葛公塔就建在无量观下的半山腰,北面紧靠着祖师塔。而且,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
王至诚心中百感交集,眼前的局势愈发复杂。他已经意识到东北潜在的危机。他回到家中,始终无法平静,心中盘算着未来的种种可能。
李苦禅的动向仍然成谜,国家局势日益紧张,而身边的朋友们却在为各自的未来而努力。他们的信与信任,仿佛成为了王至诚在风云变幻中唯一的依靠。
王至诚倚靠在窗边,望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默念:“无论未来如何,我必须找到李苦禅,了解他在这动荡时代中所承受的苦难与挑战。”
夜幕降临,王至诚在桌前点亮了一盏油灯,打算继续翻阅那些报刊资料。此刻,他的心中埋下了一个更大的悬念:李苦禅究竟在何方?他又是否能在风暴来临之前,找到破解困局的钥匙?
随着王至诚的思考不断深入,故事的脉络也愈加紧凑。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而那即将来临的危机,似乎在暗处潜伏,等待着他去揭开谜底。
喜欢文化英雄联盟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文化英雄联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