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诚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感悟到它的波澜壮阔,开始他的野外书法课:“书法,也叫书道。书法指书写的法度,书写汉字的艺术。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汉字书法和非汉字书法两大类。”
店小二举手示意:“这么说,除中国书法外,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都属于非文字书法。”
“日本书道几乎和中国书法可以媲美,也是汉字书法吗?”田园的问题让大家惊讶起来。
王至诚讲述自己的观点:“书道是日本对书法的称谓。日本书道借用汉字,但不属于汉字书法,这和越南国语字书法、韩国(朝鲜)谚文书法等,属于同一系列。不过,日本书道受中国书法的影响较深,日本学习中国书法源于唐代。”
田园站起来,又说:“藤原朴田的书法,比我们在座的许多同学好多了吧,”
张景城说道:“从唐代起,出现藤原朴田等临摹《兰亭序》的书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在日本的中国书法。”
店小二嘲笑:“日本书道除了几个大家之外,大部分书法者仅仅停留在我国中小学生的写字。”
田园又问:“连藤原朴田这样级别的书法不算大家,我们的王至诚老师的书法如何呢?”
王至诚笑道:“中国书法是写字基础上的法度艺术、修身、养生、悟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作品还不算书法,不过是中国字写得好一点。和弘一法师相比较,不过班门弄斧罢了。”
“什么样子的才算书法呢?”店小二、张景城等异口同声地问道。
王至诚仰望天空,然后讲起书法和大自然的关系:“中国书法,文明之巅。点划之中,风光无限。雪舞山河,星汉灿烂;虚实照应,世界变迁。日月精华,风雨雷电;笔走龙蛇,化诸笔端。”王至诚手握着木棍儿几步来到同学之间,找了一片完好的雪地,写下“中国书法”四个大字。
同学们依样画葫芦在雪地上写了一遍,倾听王至诚的讲解。
“中国书法,是音乐、是舞蹈、是绘画、是诗歌……”王至诚一边书写,一边讲解,“中国书法,黑白之色,灵动之线,阴阳之体。无声之歌,无形之舞,无图之画,无言之诗。”
王至诚精彩的演讲让同学们钦佩,再次搏动靖尧的芳心。
王至诚看看靖尧,看看同学们,继续他似懂非懂的讲课:“中国书法是智者之文,仁者之道,名仕之雅,隐者之逸。”
靖尧接着讲道:“中国书法,陶然之性,畅怀之情,和谐之美,中和之气。中国书法,学者墨痕,领导提名,才子文赋,仕女纨扇,诗人墨稿,帝王雅兴。”
柳叶背着手,边走边吟诵:“中国书法,中堂墨宝,书斋屏风,茶楼小品,宾馆意浓,景点碑刻,庙宇圣经。中国书法,道以书传,迎春祈福,联姻寿生,标语广告,悼文飞鸿,奠基开张,收藏馈赠。”
店小二背诵:“中华书法,修身养性。童蒙范本,发展个性;青年文心,知理立功。老人雅致,冶心抒情。文以载道,处处文明;梦系中华,民族复兴。”
“在这--”田园挥舞着手里的小册子,向王至诚喊道。
靖尧笑道:“昨天夜里,见你在桌案上写下的《中国书法赋》,我就连夜刻版,油印了这些册子,分给同学们。”
王至诚好像从大家的眼神里知道:“我讲什么?你们想知道什么?同学们可以大胆地举手提问。”
“王先生能否讲一下书法的演变和发展。”靖尧举手提问。
“很好!”王至诚在雪地上用各种书体书写,一边抑扬顿挫地讲解,“甲骨、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八分)、楷书(魏碑)、行书、草书是中国书法的几种书体。它的演变还需我慢慢细说。”“请问王老师:日本书道和中国书法经历同样的演变与发展?”田园连举手都忘了。
“你是日本人啊?总提起日本书道?”店小二拽了拽田园的衣袖轻轻地问。
张景城尖锐地提出反对:“请不要以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对于日本书道改日再议。”王至诚问及田园等同学,“你们看这样好不好?”
好像王至诚没有给自己的面子,田园生气地跑了出去,店小二和张景城同时去追。
王至诚具体地讲述:“中国书法,魅力无穷。仓颉造字,神农结绳。”
“殷商甲骨,石破天惊。西周钟鼎,金文青铜。千姿百态,各显神通。甲骨拙朴,钟鼎凝重。石鼓洒脱,秦篆婉通。散氏史墙,大盂毛公。”
“简牍纵逸,篆隶传承,帛书朴茂;自然率性;汉隷八分,删繁就简;急就章草,万世长虹。”
“魏碑雄健,挺秀遒劲;唐楷端庄,列耀群星;行楷畅达,简而秀劲;晋行潇洒,俊逸灵动;瘦金游丝,意度天成;行草写意,奇趣横生;今草恣肆,开张飞腾;狂草狼藉,宣泄性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