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们中国人该来的地方?”一位头儿威胁着王至诚,眼神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手中短枪反射出刺眼的寒光,另一位日本浪人也立刻做出威胁的姿态,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围困。
王至诚心中一凛,愤怒质问:“这就是与中国教育交流的同文书院吗?”
就在此时,强烈的灯光如利刃般划破夜空,伴随着刺耳的摩托车哔哔声,突然停下,从车上跳下一名青年校警径走到两名日本浪人跟前,毫不留情地给了他们各一记响亮的耳光,愤怒地喝道:“不好好地看好书院的大门,跑这儿干什么?”
王至诚认出青年校警是西京号邮轮的海警长藤原朴田,一路相助。然而这次相遇却让他更加意外。
王至诚了解藤原朴田的背景:28年前,他的母亲伪装成一名日本移民来到中国东北,和南京同文书院的一名日本男生相恋,最终生下了藤原朴田。后来,她带着藤原回到日本,藤原则进入东北帝国大学深造,成为今日的海警长。
“藤原长官!”王至诚抓住机会,迅速拿出山本九治、佐藤松本的推荐函和证件,恭敬地递给藤原朴田,用流利的日本话介绍自己以及来此的目的。
没想到藤原朴田目光冷漠,蔑视地将材料还给他,指着两位日本浪人,故意用华话说道:“你们是同文书院的校警,怎么能这样对待华人?一切要为了两国的友谊和共荣,不知道吗?”
王至诚火上浇油,愤愤不平地说:“我受日本教授佐藤松本所托来校任职,他们大门紧闭不说,还抢走我书画包和大洋。幸亏王学文出面,才避免了损失。我们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没想到他们连枪都拿出来了!”
藤原朴田冷静地回应:“对不起,中国先生,我不会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因为同文书院全部由日本人运营:从教师到保安,厨师到保洁,全部都是!”
王至诚不甘心地反驳,眼中燃起了愤怒的火焰:“老间谍的养女川岛美子在这里躲避问题,我们来找她,你们一个学校竟然连枪都指着中国人!”
“这玩笑开大了!”藤原朴田眉头一皱,脸色一沉,“中国先生这么说,需要证据。”
王至诚指着身边抢走自己袋子的日本浪人,声色俱厉:“我的盘缠就那点,被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抢走了!”
藤原朴田用日语怒斥两个日本浪人,命令他们迅速将王至诚的盘缠如数归还。
然而,两个日本浪人竟然毫不在意,冷笑着说道:“你不是天字号的臣民,当然要为支那说话了。”
“啪--啪!”王至诚怒火中烧,趁机冲上去给了那位浪人左右两个耳光,气愤地吼道:“在中国还敢骂中国人?!”
被打的日本浪人面目扭曲,怒火中烧,骂道:“马鹿——野郎!”
此时,“啪——”的一声,藤原朴田也出手了,替王至诚打了那日本浪人一巴掌,他转过身,歉意地对王至诚说:“对不起!至诚君。”
有趣的是,同文书院拒收中国籍的学生,这让王至诚心中的疑虑愈发加深,不由质问:“看似正常的教育活动却隐藏着日本对中国的野心。”
藤原朴田则急忙解释:“不!不!1918年,书院增开中华班,招收中国籍学生。1921年,在天津海光寺附近的中日学院主要招收的,就是中国学生。”
王至诚继续追问:“我是说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教的是什么?”
藤原朴田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一所普通的书院!大量来自日本的年轻学生在此接受全面教育,比如:历史、文化、工业、商业、社会、地理、语言甚至各地方言。”
“真的是一所普通书院吗?”王至诚反问道,眼中闪烁着怀疑的光芒,“据我亲眼观察,书院已经违背了日本佐藤正培养从事中日外交、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人才的办学初衷。而是为了对华文化植入和未来侵华战争作好准备。”
两名日本浪人愤怒地对准了王至诚的太阳穴,王至诚毫不畏惧,大笑着问道:“饥不择食了吧,现在要挑起战争吗?”
一名日本浪人面露狞笑,冷冷回应:“打死你一个中国人,如同踩死一只蚂蚁!”
王至诚毫不示弱,反问:“你们日本人有实力留在日本,没人干涉你们!为何要来中国办学?为何不让中国人进入,还遮遮掩掩?”他的质问不仅引发了许多疑问,更让人对学校的管理状况感到深深的担忧。
“把枪放下!”藤原朴田高声喝道,见两名浪人收起了枪,藤原朴田继续说道:“骄傲的日本学子们,不仅在书院里埋头苦读,还要穿越中国的大江南北,记录下地貌、气候、资源分布……还需要通过着述留下文献,写出报告。你所看到的关着门窗,正是在写报告。按你们中国的话来说,‘家丑不可外扬’吧?”
“然而不是!”王至诚不客气地回应,“同文书院,培养的所谓‘中国通’、‘汉学家’,通过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立体式调查,探寻一切可能的情报,甚至驻军情况。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未来的侵华战争中,从东亚同文书院走出去的这些学员很可能就是间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