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美子紧随王至诚的步伐,走回那间豪华的舱房。由于鹿地亘的缺席,王至诚微微半敞着房门,显得谨慎而神秘。
夜晚静谧,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盐气息,似乎隐藏着某种紧张情绪。
一股怪异的味道透过门缝袭来,王至诚问坐在茶几前独自品茶的川岛美子:“怎么不对啊?像是汽油的味道。”
邮轮在海上航行,任何火灾隐患都可能引发灾难。汽油挥发出的可燃气体极易在封闭的空间聚集,一旦遇到火源,后果不堪设想。
川岛美子起身走到门口,轻轻将房门关好,确保无人打扰。回到座位上,她独自品茶,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带来一丝宁静。然而,在这华丽的游轮表象下,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此时,一个黑衣蒙面人悄然走向甲板,手中紧握一瓶汽油,心中燃起复仇的火焰。他深吸一口气,周围的喧嚣仿佛与他无关,眼前的景象既是他追逐梦想的舞台,也是他命运的牢笼。随着他的一步步接近,汽油的气味在空气中渐渐弥散。
他已将汽油洒在邮轮的关键地方,像是埋下了无形的引信,等待阴谋的爆发。今晚,这艘邮轮注定不平凡,命运的齿轮在悄然转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王至诚微微调整坐姿,目光坚定地看了看川岛美子,语气沉稳:“如果敢来中国兴风作浪,定会被埋葬在中华民族的海洋中。”他的声音如雷霆,回荡在空气中。
川岛美子轻蔑一笑,微微耸肩,仿佛在嘲笑他的勇气:“你不过是一位手无寸铁的书生,面对强大的日本文化政策,你能做什么?”她的语气夹杂着不屑和挑衅,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王至诚毫不退缩,语调坚定:“如果日本要与中国文化对垒,我定执笔为战!”他的拳头微微握紧,暗示着内心的激昂与不屈。
川岛美子略带挑衅地问:“你不过是单枪匹马的文化斗士,想与大日本斗,有组织吗?”她双手交叉于胸前,显得高高在上,似乎在暗示他的孤立无援。
王至诚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愈加铿锵有力:“不管风吹日晒,我将策马扬鞭,迎接文化高峰的到来。”
川岛美子的脸色微微一变,语气中的不屑被一丝担忧取代:“你将面临的是一个家破人亡的民国,尤其经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她的声音渐渐低沉,似乎在为他担忧。
王至诚振奋地回应:“你却忽视了璀璨的中国国学大师们,以及千万普通文化人身上所具有的丰富的民国精神和卓越的民国思想。”他目光闪烁,仿佛在回忆文化先贤的伟迹。
“比如王国维、冯友兰、顾颉刚……”王至诚的声音逐渐高昂,情绪愈发激动,仿佛在为文化英雄们的贡献自豪。
川岛美子打断他的激情:“还有翦伯赞与范文澜的Marxism史学;侯外庐与任继愈的Marxism哲学。”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试图将王至诚的热情浇灭。
王至诚坚定地说道:“正是这些文化英雄们构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底色,他们的思想必将照亮民国阴霾时代国人的心灵。”
“艺术家都喜欢幻想吗?”川岛美子的语气中透着讽刺。
“新文化运动已经证明。”王至诚的声音渐渐提升:“1919年5月4日,发生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他一字一句都充满激情,仿佛回到了那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川岛美子冷冷地说道:“这场文化运动让川岛流速、田中等军国主义分子发现中国文化的力量……”她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王至诚将档案放入背后的书画包里,语气坚决:“中国国的文化大战略不会容忍任何国家的践踏,否则……”他的语气如刀锋,锐利而无情。
川岛美子背过身,声音透着威胁:“是日本人培养了你,如今已羽翼丰满,却要与之为敌。”她目光像夜晚荒野里的狐眼,似乎在试探他的决心。
王至诚微微皱眉,语气坦诚:“小时候,父亲教导我要改变家乡的贫穷,后来林风眠校长教导我必须走出国门;如今我心告诉我,必须回国感恩父老、报效国家。”
“别提父老和祖国。”川岛美子声音颤抖:“这是我最后一次问你,非要回中国吗?”
“是的!”王至诚毫不犹豫,眼中闪烁坚定的光芒。
川岛美子的威胁如寒风刺骨:“秋瑾因爱国而义,中国宪法之父宋教仁也遭遇不幸。”
王至诚的心中一震,声音坚定:“秋瑾和宋教仁的去世,是清朝政府犯下的罪行。自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代在前进!”他的话充满历史责任感。
川岛美子继续追问:“李大钊东渡日本学习,回国后却遭军阀布下的天罗地网……”
王至诚神色自若,淡淡回应:“谢谢你对我的关心。我只是在为祖国文化努力,别无他图!”他的声音如岩石般坚定。
“你认为不问政治,只忠诚于国家就万事大吉了?”川岛美子的声音中带着讽刺,“康有为自认圣人,结果于1927年离奇死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